一、名詞解釋
1.感受器 2.感覺器官 3.近點 4.瞳孔對光反射 5.視力
6.視野 7.明適應 8.暗適應 9.眼震顫 10.聽閾
二、填空題
1.視細胞是感光細胞,分_____和_____兩種。
2.眼是視覺的_____,其適宜刺激是波長為_____的電磁波。
3.眼的折光系統(tǒng)由透明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組成。
4.視覺是由_____、_____和_____的共同活動完成的。
5.眼的調節(jié)主要靠_____的改變、_____和_____,以上三者合稱視近調節(jié)的三重反應。
6.睫狀肌受_____纖維支配,當視近物時睫狀肌_____晶狀體_____,因而折光力。
7.非正視眼包括_____、_____和_____三種,可分別用_____、_____和矯正。
8.視錐細胞主要分布在視網膜_____處,而視桿細胞主要分布在視網膜_____部。
9.明適應時間_____,而暗適應時間相對_____.
10.夜盲癥是由于_____缺乏,而引起_____減少所致。
11.顏色辨別是由_____完成的。
12.瞳孔對光反射中樞在_____.
13.具有感受色光功能的是_____系統(tǒng),而只具有區(qū)別明暗功能的是_____系統(tǒng)。
14.遠視眼時,遠處平行光線聚焦于視網膜之_____,近處光線則聚焦于視網膜之。
15.晶狀體彈性減弱,則眼的調節(jié)能力_____,近點變_____.
16.只在白晝活動的動物,其視網膜中的感覺細胞主要是_____;只在夜間活動的動物,則視網膜中的感光細胞主要是_____.
17.聽覺器官由_____、_____和_____三部分所組成。
18.聽骨鏈硬化可導致_____性耳聾,耳蝸病變將導致_____性耳聾。
19.球囊和橢圓囊的適宜刺激是_____運動,半規(guī)管壺腹嵴的適宜刺激是_____運動 .
20.耳蝸_____部主要感受高頻聲波,耳蝸_____部則主要感受低頻聲波。
21.聲波刺激引起耳蝸產生_____電位,再由它引起聽神經興奮。
22.感音性耳聾的_____導與_____導同樣受損。
三、判斷題
1.遠視眼的近點較遠。 ( )
2.視近物時瞳孔縮小,此反射中樞在大腦皮層。 ( )
3.晶狀體形狀的改變是一種神經反射。 ( )
4.當懸韌帶放松時可使晶狀體曲度增大。 ( )
5.暗適應實際上是眼對光敏感性逐漸提高的過程,主要與視錐細胞中感光色素的合成增加有關。 ( )
6.阿托品可使瞳孔擴大。 ( )
7.缺乏維生素A將引起色盲。 ( )
8.視桿細胞的感光色素是視紫紅質。 ( )
9.散光眼是指平行光線不能同時聚焦于視網膜的非正視眼。 ( )
10.在同一光照條件下,正常人的視野一般鼻側較大,顳側較小。 ( )
11.耳蝸微音器電位的頻率與波形和刺激音的頻率與波形完全相同。 ( )
12.把震動著的音叉置于顱骨中線處,患耳感覺聲音更響,說明是傳音性耳聾。 ( )
13.人體在勻速旋轉過程中,半規(guī)管受刺激,引起機體產生反應。 ( )
四、各項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
1.當感受器受刺激時,刺激雖在持續(xù),但其傳入沖動頻率已開始下降的現象,稱為 ( )
A.抑制 B.疲勞 C.適應 D.衰減傳導
2.視近物時,眼的調節(jié)不會出現 ( )
A.晶狀體變凸 B.瞳孔縮小
C.雙眼會聚 D.眼軸變短
3.使近處物體發(fā)出的輻散光線能聚焦成像在視網膜上的功能,稱為 ( )
A.角膜反射 B.視軸會聚反射
C.瞳孔對光反射 D.眼的調節(jié)
4.當睫狀肌收縮時可使 ( )
A.角膜曲度增大 B.瞳孔縮小
C.晶狀體曲度減小 D.晶狀體曲度增大
5.眼處于靜息狀態(tài)時能夠形成清晰視覺的眼前物體最遠之點為 ( )
A.焦點 B.遠點 C.主點 D.節(jié)點
6.對近視眼的錯誤敘述有 ( )
A.因眼球前后徑過長所致
B.近點較正常眼近
C.因折光系統(tǒng)的折光力超過正常所致
D.遠點移遠
7.對遠視眼的錯誤敘述有 ( )
A.由于眼球前后徑過短所致
B.平行光線聚焦于視網膜之前
C.看遠物時需要調節(jié)
D.近點移遠
8.凸透鏡適用于 ( )
A.近視眼視遠物 B.遠視眼視近物
C.散光眼 D.青光眼
9.圓柱鏡適用于 ( )
A.近視眼 B.老花眼
C.遠視眼 D.散光眼
10.缺乏某種視錐細胞時,可能導致 ( )
A.夜盲癥 B.色盲 C.色弱 D.青光眼
11.對暗光敏感的視桿細胞位于 ( )
A.視神經乳頭 B.黃斑
C.視網膜周邊部 D.視網膜中央凹
12.當光照增強時,瞳孔縮小,此反射稱為 ( )
A.瞳孔近反射 B.瞳孔對光反射
C.角膜反射 D.幅輳反射
13.對三種視錐細胞特別敏感的顏色是 ( )
A.紅、藍、紫 B.紅、黃、黑
C.紅、綠、藍 D.紅、黃、藍
14.顏色視野范圍最小的是 ( )
A.綠色 B.黃色 C.紅色 D.藍色
15.與暗適應無關的過程是 ( )
A.從亮處進入暗處
B.視網膜對光的敏感性逐漸升高
C.視桿細胞的視紫紅質合成增多
D.視紫紅質的濃度逐漸降低
16.聽覺的感受器是 ( )
A.耳蝸螺旋器 B.內淋巴與蝸管
C.外淋巴與卵圓窗 D.鼓膜與聽骨鏈
17.耳廓和外耳道的主要作用在于 ( )
A.傳音作用和增壓作用
B.集音作用和共鳴作用
C.感音換能作用
D.對聲音信息只有整合作用
18.與聲波傳導無關的結構是 ( )
A.鼓膜 B.聽小骨與卵圓窗
C.內耳淋巴 D.膜半規(guī)管
19.聽骨鏈的主要功能是 ( )
A.集音作用 B.共鳴作用
C.增壓效應 D.減壓效應
20.聽閾是指剛能引起聽覺的 ( )
A.某一頻率的最大振動強度
B.任何頻率的最大振動強度
C.某一頻率的最小振動強度
D.某一頻率的中等振動強度
21.正常人耳所能感受的振動頻率范圍是 ( )
A.16~2000Hz B.16~20000Hz
C.0~16Hz D.3 000~6000Hz
22.連接中耳和咽部的管道是 ( )
A.蝸管 B.咽鼓管 C.前庭階 D.鼓階
23.鼓膜穿孔將引起 ( )
A.感音性耳聾 B.傳音性耳聾
C.神經性耳聾 D.骨傳導減弱
24.前庭器官傳入沖動所引起的效應中,錯誤的有 ( )
A.位置覺與運動覺 B.聽覺
C.眼震 D.植物性反應
25.關于微音器電位,下述哪項是錯誤的 ( )
A.其波形、頻率與聲波相同
B.其幅度隨音強加強而加大
C.它是由毛細胞產生的
D.在聽神經變性時它即消失
26.聲音傳向內耳的主要途徑是 ( )
A.外耳→鼓膜→聽小骨→卵圓窗→內耳
B.外耳→鼓膜→聽小骨→圓窗→內耳
C.外耳→鼓室空氣→圓窗→內耳
D.顱骨→內耳
27.關于眼的折光異常,下述哪項是錯誤的 ( )
A.近視眼在無調節(jié)時平行光線聚焦于視網膜之前
B.近視眼視近物時可不戴眼鏡
C.遠視眼視遠物時不需眼的調節(jié)
D.散光眼不同平面的光線焦距不同
28.有關感覺細胞中的感光物質,下述錯誤的是 ( )
A.視紫紅質在光照時分解
B.視黃醛是維生素A的衍生物
C.11-順型視黃醛在暗處轉變?yōu)槿葱鸵朁S醛
D.視錐細胞所含感光色素分三種
29.關于耳蝸對聲音的初步分析,下述錯誤的是 ( )
A.引起基底膜的振動,在傳向耳蝸頂部的過程中振幅加大
B.聲音越強,基底膜振動傳向頂部越遠
C.聲音越強,被興奮的聽神經纖維數越多
D.聲音越強,聽神經動作電位的頻率越大
30.橢圓囊和球囊的適宜刺激是 ( )
A.角加速運動 B.角減速運動
C.角勻速運動 D.直線變速運動
(二)多項選擇
1.近視眼與正視眼相比,前者的 ( )
A.近點變遠 B.近點變近
C.遠點變近 D.遠點變遠
E.遠點不變
2.關于視近物時晶狀體的調節(jié)過程,錯誤的有 ( )
A.睫狀肌收縮 B.睫狀小帶被拉緊
C.晶狀體曲率減少 D.晶狀體的折光能力增強
E.將近處輻散光線聚焦在視網膜上
3.視桿細胞的特點是 ( )
A.感受弱光 B.對物體的分辨力強
C.不能感受色光 D.與色盲的發(fā)生有關
E.密集于視網膜中央凹
4.雙眼視覺的特點是 ( )
A.擴大視野 B.擴大生理盲點
C.形成立體視覺 D.增強明適應
E.不利于判斷物體的距離
5.顏色視野的特點是 ( )
A.紅色最大 B.紅色最小
C.白色最大 D.綠色最小
E.藍色最小
6.臨床上較多見的色盲是 ( )
A.紅色盲 B.黃色盲
C.綠色盲 D.藍色盲
E.全色盲
7.傳音性耳聾是 ( )
A.多由外耳道或中耳病變引起
B.多由耳蝸病變引起
C.氣導大于骨導
D.骨導大于氣導
E.氣導與骨導均受損
8.瞳孔近反射的生理意義是 ( )
A.減少進入眼內的光線量
B.增加進入眼內的光線量
C.減少折光系統(tǒng)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D.增加折光系統(tǒng)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E.使視網膜上形成更清晰的像
9.眼的視近調節(jié)過程包括 ( )
A.瞳孔縮小 B.瞳孔擴大
C.晶狀體變凸 D.視軸會聚
E.眼裂增大
10.老花眼 ( )
A.視遠物不清
B.視近物不清
C.看遠物和正常眼無異
D.主要為眼球前后徑改變
E.晶狀體彈性降低
五、簡述題
1.簡述眼的視近調節(jié)。
2.簡述視網膜上感光細胞的分布與功能。
3.何謂聽覺的行波學說?
4.何謂微音器電位?有何特點?
5.簡述聲波傳入內耳的途徑。
**「參考答案」**
一、名詞解釋
1.是指分布在體表、內臟和組織結構中,能感受內、外環(huán)境變化的結構和裝置。
2.有一些感受器在進化過程中產生了有利于感受的附屬裝置,通常將這些感受器及其附屬裝置稱為感覺器官。
3.人眼作充分調節(jié)時,能看清物體的最近距離,稱為近點。
4.隨照射視網膜光線的強弱而出現瞳孔大小的改變,稱為瞳孔對光反射。
5.又稱視敏度,指眼對物體細小結構的分辨能力。一般以眼能分辨兩點間的最小距離為衡量標準。
6.是單眼固定注視正前方一點不動時,該眼所能看到的空間范圍。
7.從黑暗處初到強光下時,起初感到一片耀眼光亮,不能看清物體,稍待片刻后才恢復視覺,這一過程稱為明適應。
8.當人從亮處進入黑暗的環(huán)境,最初任何物體都看不清楚,經過一段時間后,能逐漸看清暗處物體,這一過程為暗適應。
9.旋轉刺激除引起機體各部肌緊張變化、植物性反應外,還會出現眼球運動。眼球發(fā)生不隨意的顫動稱為眼震顫。
10.指剛好能引起聽覺的最小聲音強度。用以衡量聽力的好壞。
二、填空題
1.視桿細胞 視錐細胞
2.外部感受器官 370~740 nm
3.角膜 房水 晶狀體 玻璃體
4.眼 視神經 視覺中樞
5.晶狀體 曲率半徑 瞳孔縮小 雙眼視軸會聚
6.動眼神經 副交感 收縮 變凸 增強
7.近視眼 遠視眼 散光眼 凹透鏡 凸透鏡 圓柱透鏡
8.中央凹 周邊
9.較短 較長
10.維生素A 視紫紅質
11.視錐細胞
12.中腦頂蓋前區(qū)
13.視錐 視桿
14.上 后
15.減弱 遠
16.視錐細胞 視桿細胞
17.外耳 中耳 內耳
18.傳音 感音
19.直線 變速 旋轉 變速
20.底 頂
21.微音器
22.氣 骨
三、判斷題
1.√ 2.Χ 3.√ 4.√ 5.Χ 6.√ 7.Χ
8.√ 9.√ 10.Χ 11.√ 12.√ 13.Χ
四、各項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
1.C 2.D 3.D 4.D 5.B 6.D 7.B 8.B
9.D 10.B 11.C 12.B 13.C 14.A 15.D 16.A
17.B 18.D 19.C 20.C 21.B 22.B 23.B 24.B
25.D 26.A 27.C 28.C 29.B 30.D
(二)多項選擇
1.BC 2.BC 3.AC 4.AC 5.CD
6.AC 7.AD 8.ACE9.ACD 10.BCE
五、簡述題
1.眼的視近調節(jié)包括以下三方面:
①晶狀體調節(jié):視近物時,通過反射使睫狀肌收縮,睫狀小帶放松,晶狀體變凸,從而使晶狀體的折光能力增加,將近處的輻散光線聚焦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②瞳孔近反射:視近物時,反射性的使瞳孔縮小,以減少進入眼內的光線量和減少折光系統(tǒng)的球面像差與色像差,使視網膜成像更清晰。
③視軸會聚:視近物時,兩眼的視軸同時向鼻側聚合,使近處物像落在兩眼視網膜的相稱點上,產生單一清晰的像。
2.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分視錐細胞和視桿細胞兩種。
①視錐細胞:密集于視網膜中央凹。其功能是司明視覺與色覺,對物體的分辨力強,光敏度差。
②視桿細胞:主要分布在視網膜周邊部。其功能是感受弱光,無色覺,光敏度高,對物體的分辨力差。
3.行波學說認為,聲波達卵圓窗后,基底膜的振動先從蝸底部開始,再以行波方式逐漸向蝸頂推進。頻率愈高的聲波,基底膜最大振動的部位越靠近蝸底;反之,則靠近蝸頂。基底膜振動幅度最大部位的毛細胞受刺激最強,其沖動沿聽神經傳導達聽皮層相應區(qū)域,產生相應音調感覺。
4.當耳蝸接受聲波刺激時,可記憶到一種與聲音聲學圖形相同的近似麥克風式的電位變化,稱耳蝸微音器電位。
耳蝸微音器電位的特點:①在一定刺激強度范圍內,其頻率、幅度與聲波振動完全相同;② 潛伏期極短,無不應期;③不易疲勞,對低O2和深麻醉相對不敏感,在聽神經變性時仍能出現。
5.聲波傳入內耳的途徑有:①聲波經外耳道→鼓膜→聽骨鏈→卵圓窗→前庭階(外淋巴) →蝸管內淋巴,此為正常氣導;②聲波直接經中耳鼓室→圓窗→鼓階(外淋巴)→蝸管內淋巴,此為病理氣導;③聲波經顱骨→骨迷路→鼓階與前庭階→蝸管內淋巴,此為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