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 名】綠狗尾草、谷莠子、莠、狗尾巴草、光明草、阿羅漢草和狐尾、狗尾巴草
【科 屬】禾本科狗尾草屬
【主 治】除熱,去濕,消腫。治癰腫,瘡癬,赤眼。
①《綱目》:治疣目,貫發(fā),穿之即干滅也。凡赤眼拳毛倒睫者,翻轉(zhuǎn)目險,以一、二莖蘸水戛去惡血。
②《綱目拾遺》:治疔癰癬。面上生癬,取草效莖揉軟,不時搓之。
③《貴州民間方藥集》:解熱,治目疾。
又用治麻(疣)子。
④《陸川本草》:去濕,消腫。治黃水瘡。
⑤《重慶草藥》:治目疾流淚起霧。
【采 集】夏、秋采收,曬干。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2~4錢(鮮者1~2兩)。外用:煎水洗或搗敷(味甘)。
【選 方】①治遠(yuǎn)年眼目不明:狗尾草研末,蒸羊肝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