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產剩余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guī)律。
2.剩余價值的實質:剩余價值是由雇傭工人所創(chuàng)造并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那部分價值。剩余價值是雇傭工人剩余勞動的凝結,本質上體現了資本家與雇傭工人之間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
3.資本的本質:資本是可以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資本的本質不是物,而是一定歷史社會形態(tài)下的生產關系。
4.資本主義工資的本質: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工人工資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
5.資本主義工資的形式:計時工資和計件工資。
6.平均利潤的形成:不同部門如果利潤率不同,資本家就會展開激烈的競爭,使資本從利潤率低的部門轉向利潤率高的部門,從而導致利潤率趨于平均化,不同部門的資本家按照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的原則瓜分剩余價值。按照平均利潤率來計算和獲得的利潤,叫做平均利潤。
7.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1)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為剩余價值論的創(chuàng)立奠定了基礎。
(2)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揭示商品經濟的一般規(guī)律,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提供了理論指導。
8.生產自動化對價值、剩余價值的影響
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生產自動化是資本家獲取超額剩余價值的手段,而雇傭工人的剩余勞動仍然是這種剩余價值的唯一源泉。
9.絕對剩余價值是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條件下,由于延長工作日的長度而生產的剩余價值。在必要勞動時間既定的條件下,工作日越長或提高勞動強度都會增加剩余價值。
10.相對剩余價值是工作日長度不變的條件下,縮短必要勞動時間而相對延長剩余勞動時間所生產的剩余價值。相對剩余價值生產以整個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為條件。
11.超額剩余價值是商品個別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差額,由企業(yè)提高勞動生產率而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