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鯰魚效應:一個"競爭"的復習環(huán)境
很久以前,挪威人從深海捕撈的沙丁魚,總是還沒到達海岸都已經(jīng)口吐白沫。然而,有一條漁船卻總能帶著活魚上岸。這是為什么呢?后來,人們才發(fā)現(xiàn)原來那條漁船在沙丁魚槽里放進了鯰魚。鯰魚是沙丁魚的天敵,鯰魚不斷地追逐沙丁魚,沙丁魚拼命游動,激發(fā)了其內(nèi)部的活力,從而活了下來。這就是"鯰魚效應"。"鯰魚效應"告訴我們:競爭可以激發(fā)人們內(nèi)在的活力。
對于考研的人來說,一個人悶頭復習,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疲倦、無聊等反應。而這對于復習來說,都是致命的大敵,將會嚴重影響復習的效率。那么如果刺激自己,激活自己的內(nèi)在活力呢?讓我們在復習當中引進一條"鯰魚"吧。
我們復習時,可以找一個復習伙伴。當然,這個伙伴好是學習比較努力、學習成績和自己差不多或者比自己略好的人。有個這樣一個復習伙伴,就可以形成互相競爭、追趕幫帶的形勢,對自己學習效率的提高無疑是有一定幫助的。如果找不到這樣的復習伙伴呢?也不要緊。有一位兩個月考上研究生的女生說,她在復習的兩個月內(nèi),作息制度完全按照鄰居一位要參加中考的中學生的來。大家都知道,我們在中考或者高考的時候,那種作息時間是相當規(guī)律并且嚴格的,并且復習的努力程度也是大學生所遠遠不能比的。找到了這樣一個"鯰魚",對自己復習的促進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二、酒與污水定律:一個"干凈"的復習環(huán)境
酒與污水定律是指把一匙酒倒進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進一桶酒,得到的還是一桶污水。在任何組織里,幾乎都存在幾個難弄的人物,他們就像果箱里的爛蘋果,如果不及時處理,它會迅速傳染,把果箱里其他蘋果也弄爛。
這個原理給我們帶來的啟示是:在我們進行考研復習的過程中,一定要遠離那些"污水"。
"污水"都包括哪些方面的內(nèi)容呢?有些不考研的同學,到了大學的后階段,就已經(jīng)進入了后的瘋狂放松階段,如果整天和這些人在一起,就算沒有達到他們瘋狂的程度,也可能嚴重影響考研的心境,打破既定的學習計劃。還有些人,為了彌補大學期間沒有談一次戀愛的遺憾,在后階段開始談戀愛,"戀人"終會成為"污水",影響自己的復習。所以準備考研的人,千萬不能在這后階段掉入"污水"。當然,能成為"污水"的東西還有很多,我們一定要遠離這些能干擾到自己的因素。
三、奧卡姆剃刀定律:扔掉多余的參考書
12世紀,英國奧卡姆的威廉主張唯名論,只承認確實存在的東西,認為那些空洞無物的普遍性概念都是無用的累贅,應當被無情地"剃除"。他主張"如無必要,勿增實體"。這就是常說的"奧卡姆剃刀"。奧卡姆剃刀現(xiàn)在具有廣泛、豐富、深刻的意義,如在企業(yè)管理中演化為簡單與復雜定律:把事情變復雜很簡單,把事情變簡單很復雜。這個定律要求,我們在處理事情時,要把握事情的主要實質(zhì),把握主流,解決根本的問題,尤其要順應自然,不要把事情人為地復雜化,這樣才能把事情處理好。
考研復習時,不少人都會買很多本參考書,買無數(shù)套的模擬題。這不僅不會幫助你提高復習效果,終會使你陷入忙亂。參考書過多,容易讓人有壓迫感,什么時候才能看完呢?什么時候才能做完呢?結(jié)果要么是看不完,要么是匆匆看完,但是沒有一本參考書給弄透,其實效果很差。不如根據(jù)自己的特點,選擇少量合適的參考書,然后將其吃透。比如自己基礎比較薄弱的科目,就適合從課本入手,那么這個時候就需要買一本同步練習之類的書,以便及時鞏固自己剛剛復習過的課本知識。如果是自己基礎比較好的科目,就適合從模擬題入手,待遇到不會的知識,再回到課本上進行復習。模擬題也不用買得太多,能達到查漏補缺的目的就差不多了。無論是基礎薄弱的科目還是基礎比較好的科目,基礎知識復習得很到位的情況下,其實后都必須落腳到做真題,5~10年的真題都可以做一做,以便使自己及時進入考試狀態(tài)和做后的檢驗和查漏補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