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最光榮”,“不勞動者不得食”這些都是我們從小時就被賦予的最基本的生活理念,也是父母輩一貫對我們的教育。
百度有關“勞動”的詞義解釋:“勞動,是發(fā)生在人與自然界之間的活動。其實質(zhì)是通過人的有意識的,有一定目的的自身活動來調(diào)整和控制自然界,使之發(fā)生物質(zhì)變換,即,改變自然物的形態(tài)或性質(zhì),為人類的生活和自己的需要服務。”
說得透徹些,“勞動是人維持自我生存和自我發(fā)展的唯一手段。”
可時下我們經(jīng)常見聞諸如“啃老族”之說,有采訪中那些被啃者不但沒有意識到此舉不妥,竟會說一個月賺一、二千,還不如讓他在家呆著。諸如此類的話題時常會耳聞。
說者,一定是覺得此舉是出于愛,母愛的包容可以是自己任勞任怨,也絕不會怠慢已成人該為家庭擔責的孩子,父母大半輩子含辛茹苦地養(yǎng)育骨肉成人,當孩子該自食其力時,只是因為怕苦,嫌收入少,為父母者卻是寧愿讓其宅在家里窩著,吃住用,繼續(xù)由父母包著,這樣的啃老,被啃者樂意,啃者不以為恥,倒是心安理得的寄生著,實在也是一種悲哀。
當一個成年人應該擔當起維持自我生存的責任時,勞動,即是最基本的、也是唯一的手段。試想一下,當一個人連自身的溫飽都難以解決時,又怎么能奢望如何有作為?又怎樣來以自己的能力對父母盡責盡孝?
勞動,對每一個人而言,可以是求生存的手段,也可以是修煉自身的技能,當一個人處在求職生存的年齡段,實在是應該踏踏實實地尋求一份能讓己生存的勞動,無動于衷的任由自己父母養(yǎng)著,猶如寄生,更是不孝。
當一個人憑己所能用勞動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生活,在可以安享舒適時,繼續(xù)以各種勞動修煉自身,此時的勞動就不是為了果腹而勞作,而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本能使然,于勤奮中克己,于勞動中收獲。
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是一個紀念的日子,在這天,人們可以理所當然地享用著假期,而寄生著的啃老族是否應該先從做家務著手,過一個名副其實的勞動節(jié),為家庭擔責,為父母盡孝,更是為了自己的生存。
愿“勞動者最光榮”,“不勞動者不得食”的理念重新回歸于每個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