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太平天國的興衰金田起義
洪秀全(1814~1864年),小名火秀,原名仁坤,廣東花縣人,生于一個中農家庭。父親鏡揚,大哥仁發(fā),二哥仁達,均在家從事耕種。
1843年,洪秀全第四次赴廣州參加科舉考試,結果名落孫山,連一個秀才都沒有考得,便激起了他對清朝封建統(tǒng)治的不滿,同時也拋棄了對科舉仕途的幻想,繼而逐步走上反抗清朝封建統(tǒng)治的道路,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
1843年6月初,他仔細閱讀《勸世良言》,被里面的新奇說教所吸引,于是他利用《勸世良言》中的一些內容,創(chuàng)立了一個以后被人稱之為“拜上帝會”的信宗教。從1844年12月到1847年7月,洪秀全在家鄉(xiāng)一邊教書,一邊撰寫詩文,進一步闡發(fā)其宗教教義,先后寫成《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等篇。但此三篇詩文使拜上帝會的說教從隱諱到明朗,同時也反映了洪秀全反清思想的最終形成,創(chuàng)立、奠定了拜上帝教的理論基礎,為金田起義做好了理論準備。
在洪秀全從事理論著述的同時,馮云山在廣西紫荊山區(qū)為金田起義創(chuàng)建了根據地并組織了基本隊伍。到1847年上半年,馮云山建立了一個以紫荊山區(qū)為中心的根據地,擁有2000多人的拜上帝會基本隊伍。1847年8月,洪秀全帶著新創(chuàng)制的革命理論來到紫荊山區(qū),給紫荊山區(qū)拜上帝會會眾以很大鼓舞。為了把拜上帝會變成一個戰(zhàn)斗組織,洪秀全和馮云山立即制訂各種宗教儀式和《十款天條》。在拜上帝會發(fā)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由洪秀全、馮云山、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等人組成的領導核心。以洪秀全為首的堅強有力的領導集團的組成,標志著起義的主觀條件已經成熟。因此,從1849年秋天起,廣西桂平金田武裝起義的準備加緊了,起義準備者分別在金田村等地開爐鑄鐵,打造武器。1850年7月,洪秀全發(fā)布了總動員令,命令各地拜上帝會會員,于11月4日前到金田村“團營”。并命楊秀清主持“團營”工作。洪秀全發(fā)布“團營”令,揭開了拜上帝會武裝斗爭的序幕。
各地拜上帝會眾接到“團營”命令后,拿起武器沖破地主團練的重重阻擊,從四面八方向金田村集結,陸續(xù)抵達金田村的男女老少總共有一萬余人。金田“團營”,開始實行“圣庫”制度,并建立以軍為單位的軍事制度。如此,一支軍制嚴密、軍紀嚴明、富有朝氣、不怕犧牲的農民武裝——太平軍誕生了。1850年12月27日,太平軍大敗清軍于廣西平南縣思旺,迎洪秀全回金田村。l 851年元旦,太平軍又在金田村的蔡村江邊擊潰來犯清軍。廣大拜上帝會眾初戰(zhàn)告捷,拉開了太平天國運動的光輝序幕。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村宣布起義,建號“太平天國”。洪秀全在東鄉(xiāng)稱天王。
金田起義標志著舉世震驚的太平天國運動開始了。它喚醒了千百萬受壓迫的農民奮起戰(zhàn)斗。
天京變亂
1852年春,太平軍從永安突圍北上,奪去武漢。1853年春,占領南京,改名天京,并定為都城,正式建立起與清政府對峙的農民政權。
1853年太平天國建都天京后,特別是在1856年上半年,太平軍西征、天京破圍戰(zhàn)取得一系列輝煌勝利后,由于環(huán)境相對安定,生活比較優(yōu)裕,太平天國領導集團驕傲自滿和享樂思想日益滋長,革命進取心和與群眾同甘共苦的作風日益減退。在封建意識仍然有著深刻影響力的太平天國社會里,絕對平均主義理想無論是在農村和城市中都沒有而且也不可能實現(xiàn)。受強烈的封建思想侵蝕,太平天國領導集團從根本上脫離了人民群眾,他們起義之初時的平等思想和建立的平等制度遭到了破壞,代之而起的是對權力和奢侈生活的追求。
隨著追求享樂、權力等級要求的欲望不斷提高,領導集團內部出現(xiàn)了爭權奪利的宗派斗爭,昔日親密無間的關系遭到了破壞。洪秀全與楊秀清之間爭奪最高統(tǒng)治權的矛盾日益激化。一楊秀清“自恃功高,一切專擅”,他利用天父附身,欲奪取洪秀全的最高統(tǒng)治權。洪秀全利用韋昌輝與楊秀清的矛盾,首先密召韋昌輝回京殺死了楊秀清及其家屬、部下。韋昌輝對楊秀清的大屠殺遭到了石達開的斥責,使得韋昌輝欲殺石達開,并盡數(shù)殺了石達開的留京家屬,石達開因此起兵靖難。洪秀全因循下詔誅殺韋昌輝,韋昌輝及其家屬、部下約200人被殺。石達開因有著僅次于洪秀全的信、德、才、能,遭洪秀全疑忌,洪秀全也因此對石達開甚至有陰圖謀害之意。1857年5月底,石達開被迫逃離天京,帶領十多萬太平軍精銳部隊遠征四川,到清政府統(tǒng)治力量薄弱的四川建立新的根據地,與洪秀全終于走上分裂的道路。1863年5月17日,石達開在四川搶渡大渡河時受挫敗。6月25日被清政府凌遲處死,時年33歲,其部下3000余人也被悉數(shù)圍殺而盡。這就是天京變亂。
天京變亂使太平天國元氣大傷,出現(xiàn)“國中無人”和“朝中無將”的危險局面。是太平軍從戰(zhàn)略進攻轉向戰(zhàn)略防御的轉折點,也是太平天國由勝利走向失敗的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