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題解】本文是作者所寫的一篇史論。豫讓,戰(zhàn)國初年晉國人,曾為晉卿范氏、中行氏家臣,因不受重用,后投奔智伯,智伯對他十分器重。其后趙襄子滅智伯,豫讓發(fā)誓要為智伯復(fù)仇。他一再行刺趙襄子都未成功,最后被捕自殺。豫讓是古代著名的刺客之一,曾轟動當時,后世對之也稱頌不已。方孝孺在本文中獨出新意,認為豫讓不能算是真正的國士,僅憑自己的匹夫之勇以沽名釣譽,這是不足取的。但作者對豫讓的忠心耿耿,還是持贊許態(tài)度的。
【一段】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①知己,則當竭盡智謀,忠告善道,銷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為名臣,死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簡策②,斯為美也。茍遇知己,不能扶危于未亂之先,而乃捐軀殞命于既敗之后,釣名沽譽,眩③世駭俗,由君子觀之,皆所不取也。
【注釋】①名:動詞,稱為。②簡策:指史書。古人將字寫(或刻)在竹片上稱為簡,把許多竹片連綴起來稱為冊。③眩(xuàn):迷惑。
【譯文】君子以身侍奉君主,既被稱為知己,就應(yīng)該用盡自己的一切智謀,忠心耿耿以善道相告,把禍患消除于尚未形成之時,確保國家安定于動亂發(fā)生之前,這就可以使自己能夠保全而君主安然無恙。活著時是名臣,死后成為英靈。其事跡可以流芳百世,光照史冊,這才是最為理想的。如果遇上了知己的君主,不能解除危機于發(fā)生動亂之前,卻在君主已經(jīng)失敗之后去拼著一死,為自己沽名釣譽、迷惑世俗之人,在君子看來,這都是不足取的。
【二段】蓋嘗因而論之。豫讓臣事智伯④,及趙襄子⑤殺智伯,讓為之報仇,聲名烈烈,雖愚夫愚婦,莫不知其為忠臣義士也。嗚乎!讓之死固忠矣,惜乎處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觀其漆身吞炭⑥,謂其友曰:“凡吾所為者極難。將以愧天下后世之為人臣而懷二心者也?!敝^非忠可乎?及觀斬衣三躍⑦,襄子責以不死于中行氏⑧,而獨死于智伯,讓應(yīng)曰:“中行氏以眾人待我,我故以眾人報之;智伯以國士⑨待我,我故以國士報之?!奔创硕摚層锈藕兑?。
【注釋】④智伯:晉國六卿之一,名瑤。他先會同韓、趙、魏三家瓜分了范氏、中行氏的領(lǐng)地,其后智伯又被三家所滅。⑤趙襄子:趙孟,晉六卿之一,與韓、魏兩家聯(lián)合擊敗并殺死智伯,其后趙襄子曾漆智伯的頭骨為飲器以泄憤。⑥漆身吞炭:豫讓在行刺趙襄子前,為了防止別人識破,便漆身以改變?nèi)菝玻烫恳允拱l(fā)音沙啞。⑦斬衣三躍:豫讓在行刺趙襄子時被抓獲,豫讓請求讓自己用劍擊刺襄子的外衣,說是這樣做后“雖死不恨”。襄子滿足了他的請求,把外衣脫下給他。豫讓拔劍三躍,呼天后擊衣,最后自殺而死。⑧中行(hánɡ)氏:晉卿,豫讓曾為其家臣。⑨國士:國家的杰出人才。
【譯文】我曾按照上述精神來評論豫讓。豫讓做智伯的家臣,在趙襄子殺了智伯之后,豫讓為智伯復(fù)仇,他的名聲從此大為顯赫,即便是愚昧無知的百姓,沒有不知道他是忠臣義士的。唉!豫讓之死確實可以說是忠心耿耿了,但可惜他在處理死亡的方式上還有不夠忠的地方。為什么這樣說?看一看他采用漆身吞炭的手段,對友人說:“我做的這些都是極難辦到的事。我的用意是讓天下后世那些身為人臣卻不盡忠的人感到羞愧?!彪y道說他還不夠忠心嗎?再看看他三次跳躍后用劍擊刺趙襄子的外衣時,趙襄子指責他不去為中行氏而死,而偏偏為智伯而死,豫讓回答說:“中行氏用對待平常人的態(tài)度來對待我,所以我就用平常人的行為來報答他;智伯用對待國士的態(tài)度對待我,所以我就用國士的行為來報答他。”就從這段話來說,豫讓確實有令人感到遺憾的地方。
【三段】段規(guī)之事韓康,任章之事魏獻,未聞以國士待之也,而規(guī)也章也,力勸其主從智伯之請,與之地以驕其志,而速其亡也。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嘗以國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韓、魏之情以諫智伯,雖不用其言以至滅亡,而疵之智謀忠告,已無愧于心也。讓既自謂智伯待以國士矣,國士,濟國之士也。當伯請地無厭之日,縱欲荒暴之時,為讓者,正宜陳力就列,諄諄然而告之曰:“諸侯大夫,各安分地,無相侵奪,古之制也。今無故而取地于人,人不與,而吾之忿心必生;與之,則吾之驕心以起。忿必爭,爭必敗;驕必傲,傲必亡?!闭伹袘┲?,諫不從,再諫之;再諫不從,三諫之;三諫不從,移其伏劍之死,死于是日。伯雖頑冥不靈,感其至誠。庶幾復(fù)悟,和韓、魏,釋趙圍,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則讓雖死猶生也,豈不勝于斬衣而死乎?讓于此時,曾無一語開悟主心。視伯之危亡,猶越人視秦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觀,坐待成敗,國士之報,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勝血氣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注釋】段規(guī):韓康子的家臣。韓康子,晉國大夫。智伯曾向康子提出土地要求,段規(guī)勸康子同意其要求,以便使其日益驕橫,然后乘機取之。任章:魏獻子的家臣。魏獻子,晉國大夫。智伯也曾向獻子提出土地要求,任章勸獻子同意其要求,以便使其日益驕橫,最后必致失敗。速:動詞,加速。郄疵(qiè cī):智伯的家臣。當智伯攻打趙氏時,曾脅使韓、魏一并出兵,郄疵曾規(guī)勸智伯不應(yīng)樹敵過多,但智伯不聽。其后,趙、韓、魏聯(lián)合起來,消滅了智氏。列:本職,職位。庶幾:差不多,也許?!蔼q越人”句:秦國在西北(今陜西、甘肅一帶),越國在東南(今浙江、福建一帶),兩國距離甚遠,彼此漠不關(guān)心。這里比喻遇事袖手旁觀之意。悻悻:生氣的樣子。
【譯文】段規(guī)侍奉韓康子,任章侍奉魏獻子,沒聽說過韓康子、魏獻子用對待國士的態(tài)度來對待他們,然而段規(guī)、任章都竭力勸說他們的家主接受智伯的要求,把土地讓給他使之更加驕橫,從而加速其滅亡。郄疵侍奉智伯,智伯也不曾用對待國士的態(tài)度來對待他,然而郄疵能觀察到韓、魏兩家的真情并以此去規(guī)勸智伯,雖然智伯沒有采納他的意見而導(dǎo)致滅亡,可是郄疵的智謀和忠心,已經(jīng)做到問心無愧了。豫讓既然自稱智伯用對待國士的態(tài)度來對待他,而所謂國士,應(yīng)該是濟世安邦的人才。當智伯企圖侵占別人的領(lǐng)地貪得無厭之日,放縱私欲、荒淫殘暴之時,作為豫讓,正應(yīng)當發(fā)揮自己的才智恪守自己的職責,誠懇地規(guī)勸智伯說:“諸侯、大夫之間,應(yīng)該各自安守自己的領(lǐng)地,不要互相侵犯爭奪,這是從古以來的規(guī)定?,F(xiàn)在無緣無故地索取別人的土地,人家不給的話,我們就會產(chǎn)生憤怒之心;人家給了的話,我們又會產(chǎn)生驕橫之心。憤怒必然會引起爭斗,而爭斗的結(jié)果必然要失??;驕橫必然會狂妄,而狂妄的結(jié)果必然導(dǎo)致滅亡?!边@樣耐心懇切地進行規(guī)勸,一次不被采納就再次規(guī)勸;再次規(guī)勸還是不被采納,就三次規(guī)勸;三次規(guī)勸仍不被采納,就應(yīng)該把在趙襄子面前拔劍自殺的行動改在此時。智伯縱然頑固愚昧,在他的至誠之心感動下,也許會醒悟過來,跟韓、魏兩家和好,解除對趙家的包圍,從而保全了智氏的家族,使他們能香火不斷,延續(xù)不絕。如果這樣的話,豫讓即使自殺而死也會像活著一樣受人尊敬,難道這不比劍擊趙襄子的衣服后再自殺更好嗎?豫讓在當時并沒有說過一句開導(dǎo)家主的話,看著智伯正在生死存亡的關(guān)頭,卻好像越國人看待秦國人的胖瘦一般,袖手旁觀,坐待雙方的成敗,國士對知己的家主的報答,難道說就是這樣的嗎?智伯已經(jīng)死了,這才控制不住自己的沖動的心情,甘愿把自己納入刺客之流,這又有什么值得稱道的!這又有什么值得稱道的?
【四段】雖然,以國士而論,豫讓固不足以當矣。彼朝為仇敵,暮為君臣,靦然而自得者,又讓之罪人也。噫!
【注釋】靦(tiǎn)然:恬不知恥的樣子。
【譯文】雖然如此,拿國士的標準要求豫讓,他確實是夠不上的。然而那些在早上還是自己的仇敵,到了晚上就成了君臣的關(guān)系,像這種厚著臉皮而又揚揚得意的人,又稱得上是豫讓的罪過了。唉!
【評析】史論是比較難寫的,它不但要有新意,而且要評論公允,以理服人,而不能失之偏頗。本文確實做到了上述的要求。豫讓之死,曾被史書渲染為壯舉,“死之日,趙國志士聞之,皆為涕泣”(見《史記·刺客列傳》),司馬遷稱贊他為“名垂后世”的義士。然而方孝孺卻一反舊說,認為他“何足道哉”,這必然要有充分的理由才能站得住腳。全文的論證中心在于對知己的家主應(yīng)該采取“竭盡智謀,忠告善道,銷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的積極的態(tài)度,而不應(yīng)“捐軀殞命于既敗之后,釣名沽譽,眩世駭俗”。我們認為,他的觀點是有一定道理的。從智伯的失敗來看,可以說智伯是一個好大喜功而又缺乏策略的莽夫,他不能審時度勢,而只知一意孤行,終于導(dǎo)致敗亡,可稱咎由自取。豫讓在關(guān)鍵時刻既不能對他進行開導(dǎo),而在智伯死后又輕率地以身相殉,實屬不夠明智之舉。作者在這里只是就豫讓之死這一歷史事件進行評說,而不是全盤否定這個人物。所以在最后一段中,又把豫讓和那些厚顏無恥之徒進行了比較,說明他們之間有著根本的不同,這樣就使得作者的持論公允、客觀了。本文在結(jié)構(gòu)上采取了層層深入的寫法。開頭先泛論“士君子立身事主”的要求,并不直接提到豫讓。第二段中把豫讓的言行進行了簡短的概括,并提出了作者的初步評價。第三段才是全文的重點,他不但論證了豫讓之死為不足取,而又為其設(shè)計了一整套的對智伯進行規(guī)勸的方案,可稱周到之至。結(jié)尾時又做了一點補充,這就使得全文渾然一體,令人心服口服了。
更多信息請查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