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題解】蘇軾初游赤壁后僅隔三個月,又來到了這個地方,游覽之后,寫出了本文。同是一地,但時令不同:《前赤壁賦》寫的是秋景,文章中反映的是清風明月中的江面上安謐寂靜的環(huán)境;而《后赤壁賦》描繪的是冬景,刻畫的是肅殺驚怖的場面。不僅氛圍不同,作者的心情也迥異。本文含較多的傷感的成分。
【一段】是歲①十月之望,步自雪堂②,將歸于臨皋③。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④。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
【注釋】①是歲:指初游赤壁之年,即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②雪堂:蘇軾在黃州建造的住宅,因在雪天竣工,同時四壁皆繪有雪景,遂命名為“雪堂”。③臨皋:亭名。故址在今湖北黃岡南長江旁,為蘇軾初到黃州時的住所。④黃泥之坂:黃泥,山坡名。坂,斜坡。
【譯文】這一年的十月十五,我從雪堂走出,將要回到臨皋。有兩位客人跟隨著我,同過黃泥坂。當時霜露已經(jīng)降臨,樹木的葉子全部凋落了。人的影子倒映于大地,抬頭可看到明月。環(huán)顧四周感到很高興,便一邊走一邊吟詩互相唱和。
【二段】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⑤,舉網(wǎng)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⑥,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⑦婦,婦曰:“我有斗⑧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
【注釋】⑤薄暮:傍晚。薄,逼近。⑥松江之鱸:松江(今屬上海)出產(chǎn)的鱸魚,為魚中之佳品。⑦諸:“之于”的合音。⑧斗:古代酒器。
【譯文】過了一會兒,我嘆氣說:“有客人卻沒有酒,即便有了酒又沒有下酒的菜品。月色皎潔而晚風清涼,怎樣才可以度過這個良宵呢?”客人說:“今天傍晚時,我撒網(wǎng)捕到一條魚,嘴大鱗細,外形好像是松江的鱸魚,可是到哪里才能搞到酒呢?”我就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說:“我有一斗酒,已存放很久了,為的就是準備你的臨時需要?!?/P>
【三段】于是攜酒與魚,復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⑨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yīng),風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
【注釋】⑨斷岸:直上直下的峭岸,有如斧劈刀斷一樣。曾:乃,在這里有料想不到之意。巉(chán)巖:險峻的山石。蒙茸:叢生的野草。虬(qiú)龍: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龍。這里比喻彎曲的樹枝。鶻(hú):能搏擊飛鳥的一種猛禽。馮(pínɡ)夷:又名“河伯”,水神。嘯:張口發(fā)出一種悠長的聲音,古人常以此作為一種健身或抒發(fā)情結(jié)的手段。玄裳:黑色的下衣(裙)??c(ɡǎo)衣:白色的上衣??c,一種白色的絲織品。戛(jiá):象聲詞,形容尖叫聲。
【譯文】于是我們帶著酒和魚,再次到赤壁之下游覽。長江的流水嘩嘩地發(fā)出響聲,陡峭的危岸高達千尺,山巒高聳襯托著不大的月亮,水位下降后露出了礁石。僅僅過了不長的時間,上次所見到的江景山色竟再也認不出來了!我便撩起衣襟上岸,腳踏險峻的巖石,撥開雜亂無章的野草,坐在形似虎豹的怪石上休息,然后又登上虬龍般的樹枝,手攀鶻鳥棲身的高高的鳥巢,俯視著水神馮夷所居的深宮。那兩位客人已經(jīng)無力跟著我爬上來了。我這時一聲長嘯,草木為之震動,山谷也發(fā)出了回聲,風在吹動而江水洶涌。我暗自感到悲傷,真是恐慌之至,嚇得我不敢在那里停留了。我便返身岸邊登上小舟,把小舟駛向江心,任憑它隨意漂蕩后再停止。這時已將近午夜,四下環(huán)顧一片沉寂。正好有只孤鶴橫穿大江上空從東飛來,展開的雙翅像車輪一樣,好像穿著白衣黑裙一樣,發(fā)出嘎嘎的長鳴,掠過我們乘坐的小舟向西飛去。
【四段】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注釋】羽衣:用羽毛編織的衣服,取其似能飛翔之意。后世常稱道士或神仙所穿衣服為羽衣,俗稱道袍。這里有雙關(guān)之意,暗喻道士為仙鶴的化身。噫嘻(yī xī):嘆詞,表示驚嘆之意。
【譯文】不久客人離去,我也睡下了。夢見一位道士,穿著羽衣飄然而來,經(jīng)過臨皋亭下,向我拱手作揖說:“赤壁之游高興嗎?”問他的姓名,他低著頭并不回答?!鞍?嘻嘻!我知道了。昨夜從我船上飛叫著過去的,不就是您嗎?”道士聽我這句話后對著我笑了笑,我也驚醒了。開門一看,看不到他在何處。
【評析】本文是《前赤壁賦》的姊妹篇,應(yīng)和《前赤壁賦》一并閱讀,才能深刻體會到作者的復雜心情。從開頭來看,作者重游赤壁,乃是臨時決定的?!叭绱肆家购巍币痪?,說明了大自然賦予人們的環(huán)境是美好的,應(yīng)該忘掉塵世間紛擾不息的煩惱去盡情歡娛。在作者刻意描繪的第三段中,一方面把江岸的崎嶇險峻加以形容,另一方面則極力渲染作者不畏艱難、勇于攀登的超人氣魄,“蓋二客不能從焉”又是絕妙的襯托之筆。尤其要注意的是作者的“長嘯”,這種悠長而哀怨的聲音不正是他在宣泄自己胸中的憤懣之情嗎?至于結(jié)尾處的夢見道士,與其說是作者的幻覺,倒不如說是一種游戲筆墨。作者身遭貶職的不公正待遇,為了擺脫內(nèi)心的憂郁情緒,不得不采取豁達樂觀、超然物外的做法。那么說,“鶴”與“道士”只不過是供作者驅(qū)使的工具而已。此外,本文和《前赤壁賦》一樣,在語言上是頗具功力的。“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令人讀來如身臨其境,而“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yīng),風起水涌”,又令人如聞其聲。這些詞句值得我們認真揣摩。
更多信息請查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