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題解】諸葛亮(181—234),字孔明,瑯琊陽都(今山東省沂南縣)人。三國時的政治家、軍事家。因戰(zhàn)亂避居荊州,后隱居隆中。27歲出山輔佐劉備。221年劉備稱帝,國號漢,諸葛亮任丞相。兩年后劉備病死,劉禪即位,封諸葛亮為武鄉(xiāng)侯。諸葛亮執(zhí)掌軍政大權(quán),先后六次進攻曹魏,終因各種原因未能成功。蜀漢建興十二年(234年)八月死于軍中,謚號忠武。本篇是227年諸葛亮出師北伐前給劉禪的奏表,是他對朝廷的建議和出師前所作的保證。表中先陳述蜀漢當前正處于形勢危險之際,再反復(fù)勸勉劉禪繼承先主遺志,“親賢臣遠小人”,特別強調(diào)顧全大局,不偏私左右親信。末尾陳述自己對蜀漢的忠誠和北取中原的決心。
【一段】臣亮言: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①,而中道崩殂②。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③,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④,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宏⑤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⑥,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⑦,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⑧,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⑨,不宜偏私,使內(nèi)外異法也。
【注釋】①先帝:指劉備。蜀漢章武二年(222年),劉備伐吳大敗,回師途中死于永安。②崩殂(cú):皇帝死叫“崩”,又稱殂。③益州:漢代州名。相當于今云貴川大部及甘肅省、陜西省部分地區(qū)。當時蜀漢的疆域,基本上是漢代的益州,為此稱蜀漢為益州。④侍衛(wèi)之臣:指朝廷官員。內(nèi):指朝廷上。⑤恢宏:擴大,振奮。⑥陟(zhì)罰:升遷和處罰。臧(z?。瞑溃┓瘢ǎ皎嘿潛P和批評。⑦作奸犯科:做了壞事,冒犯法律。⑧有司:有關(guān)部門。⑨平明之治:公正清明的治理。
【譯文】臣諸葛亮呈表進言:先帝開創(chuàng)大業(yè),還未完成一半,就中途逝世?,F(xiàn)在天下分成三個國家,我蜀漢國力困乏,這真是生死存亡危險的關(guān)頭。然而朝廷上的官員在朝廷內(nèi)供職毫不懈怠,忠誠有志的將士在外舍生忘死,這均是在追念先帝對他們的大恩大德,想報答給陛下啊!陛下實在應(yīng)該廣泛聽取意見,以發(fā)揚先帝留下來的美德,振奮鼓舞志士們的勇氣。而不應(yīng)妄自菲薄,言談時稱引、比喻有失恰當,以致阻塞忠臣進諫的道路。宮廷之中、丞相府中,全是一個整體,晉升和懲罰、贊美和批評,不應(yīng)標準不同。如有做壞事犯法的,或盡忠做善事的,應(yīng)該一律交給主管部門評定,加以處罰或獎賞,來彰明陛下公平明正的治理,不應(yīng)當有偏心或私心,使內(nèi)外的法度有所不同。
【二段】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qū)?,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以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穆,優(yōu)劣得所也。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亮死節(jié)之臣也,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注釋】侍中:官名,侍從皇帝左右。三國時期是一種要職,實際上類似于丞相。侍郎:漢代郎官,本為宮廷的近侍,東漢之后,乃尚書的屬官。簡拔:選拔。劉備立太子劉禪時,以費祎、董先為舍人,同為太子屬官。向?qū)櫍菏駶h大臣向郎的兒子。劉備時任牙門將,劉禪時任中部督和中領(lǐng)軍。試用于昔日:指向?qū)櫾S從劉備伐吳,秭歸兵敗,只有向?qū)櫟能婈爴p失最小,營壘得以保全,劉備曾稱贊他有能力。督:中部督,禁衛(wèi)軍的統(tǒng)帥?;浮㈧`:指東漢末年桓帝劉志和靈帝劉弘。他們在位時寵信宦官,朝政腐敗。侍中:指郭攸之和費祎。尚書:主管朝廷政務(wù)的高級官員,指陳震。長史:丞相府主要佐民,指張裔。諸葛亮出征后,代諸葛亮統(tǒng)管丞相府事。參軍:丞相府中主要的軍務(wù)佐官,指蔣琬。諸葛亮死后為尚書令,統(tǒng)領(lǐng)國事。死節(jié):死于節(jié)義,即以死報國之意。
【譯文】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這些人都是善良誠實,志慮忠貞純真的人,因此先帝選拔他們留給陛下。我認為宮中的事,無論大小,都應(yīng)該征求他們的意見,然后再去施行,這樣必定能對缺失疏漏之處有所補益,收到較好的效果。將軍向?qū)櫍郧槠胶投袨楣?,通暢軍事,在過去試用時,先帝稱贊他是個能人,因此群臣推舉他做中部督。我認為軍中的事情,無論大小,都征詢他的意見,就一定能使軍隊和睦,使德才高低不同的將士各得其所。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漢朝前期所以能夠興盛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漢朝后期因此而衰敗的原因。先帝在世時,每逢與臣下談及此事,對桓、靈二帝的作為沒有不發(fā)出嘆息、感到痛心與遺憾的。侍中郭攸之、費祎、尚書陳震、長史張裔、參軍蔣琬,這些都是堅貞坦誠、能以死報國的臣子,希望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那么漢室的興隆,就指日可待了。
【三段】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此臣之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fù)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zé)攸之、祎、允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注釋】布衣:古代沒有官職的平民除年老者外,都只準穿麻織品衣服,即布衣,后來以布衣指沒有官職之人。南陽:郡名。這里指南陽郡鄧縣的隆中(今湖北省襄樊一帶)。諸侯:指東漢末年割據(jù)四方的軍閥和州郡長官。卑鄙:出身卑賤,見識淺陋。驅(qū)馳:奔走效勞。傾覆:指兵敗,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追擊劉備,在當時長坂坡大敗劉軍;諸葛亮奉命出使東吳,聯(lián)合孫權(quán)于赤壁之戰(zhàn),挫敗曹軍,才得以轉(zhuǎn)危為安。臨崩寄臣以大事:蜀漢章武三年(223年),劉備伐吳失敗,退兵途中因病駐在白帝城(四川奉節(jié)東),臨危時召見諸葛亮,托付大事說:“君才十倍曹丕”,“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諸葛亮流淚回答說:“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jié),繼之以死?!睘o:水名,即現(xiàn)在的金沙江。不毛:不生草木,指不長糧食的荒涼之地。當時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經(jīng)濟文化相當落后。建興三年(225年)諸葛亮率軍南征,曾到瀘水。奸兇:此處指曹魏。舊都:指東漢都城洛陽。
【譯文】臣本來是個平民,在南陽耕種,只求在亂世茍且地保全性命,不想在諸侯中求得顯赫的名聲。先帝不嫌我出身卑微,見識淺陋,自己枉駕屈就,三次到草廬之中來看我,征詢我對天下大事的看法。因此我心中感激,于是答應(yīng)先帝為他奔走效力。后來正遇戰(zhàn)事失敗,我在敗亡的時候,接受了挽救敗局的重任,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先帝深知我做事謹慎,所以在臨終時把輔助陛下、興復(fù)漢室的大事托付給我。我接受先帝遺命以來,日夜擔(dān)憂興嘆,唯恐托付之事沒有成效,從而有損先帝的英明。所以我五月率兵南渡瀘水,深入荒蕪之境?,F(xiàn)在南方已經(jīng)平定,軍庫兵器裝備充足,應(yīng)該鼓勵全軍北伐平定中原地區(qū)。我希望竭盡自己有限的能力,掃除奸邪兇惡的敵人,恢復(fù)漢朝王室,回到舊日的國都。這是我用以報答先帝而且盡忠陛下的本分。至于斟酌國家政務(wù)上的除弊興利,把忠言都進獻出來,那是郭攸之、費祎、董允的責(zé)任了。希望陛下將討伐奸賊、興復(fù)漢室的大任交付給臣下;如果沒有成效,那就治我的罪,用以告慰先帝的英靈。倘若沒有勉勵陛下發(fā)揚圣德的忠言,那就請追究郭攸之、費祎、董允等人的怠慢之罪,公布他們的過失。陛下也應(yīng)自己認真謀慮國事,征求治國的好辦法,明察并采納好的建議,深切追思先帝的遺詔。臣下這就受恩感激不盡了?,F(xiàn)在我即將遠征,流著淚寫下了這篇表文,激動得不知說了些什么。
【評析】本文最早見于《三國志·諸葛亮傳》。傳文中僅說諸葛亮計劃率師北征“臨發(fā)上書”,并沒有題名。題名顯然為后人根據(jù)情勢所加。不過本文尾部明言“臨表涕泣”,則原為“表”無疑。本文陳事既明,陳情又摯,自然具有典范的意義。本文的章法頗具特點。全文以“臣本布衣”為界,分前后兩個部分。按事理而言,以后部為開端,從受知于劉備敘起,較為可取,由受知到顧命,再由奉行遺志的南征北伐,到行前對劉禪的進言,順理成章。然而如此用筆,則會陷入平鋪直敘,缺乏曲折波瀾。如今將后面的內(nèi)容放在前面,以“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憑空喝起,并隱以當承遺志續(xù)成大業(yè)的高遠志向統(tǒng)貫全篇,顯得巍然有神。緊接此句,用“危急存亡之秋”警之以勢,以“內(nèi)外諸臣忘身不懈”動之以情,再加之幾點建議,便顯得不平不板。待到轉(zhuǎn)接后部繼承遺志、謀取中原時,卻又從追求知遇的歷史敘起。在章法上確實有山回路轉(zhuǎn)、柳暗花明之妙。而由此細源,漸成廣流,由知遇而顧命,由“渡瀘”而“北定”,終于推到“攘除奸兇,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的高潮。在篇章結(jié)構(gòu)上的匠心安排,使文章?lián)u曳不平,頓挫有致。郭明龍評價此文說:“忠義自肺腑流出,古樸真率,字字滴淚,與日月爭光,不在文章蹊徑論也,然情至而文生?!睂O月峰也說:“真實事情,全無藻飾?!庇终f它“平平說去”,“真可謂平淡之極”。都認為此文平淡古樸,不求藻采,而以真取勝。真事真情,平平道出,其文章自然絕妙。這些均是極為中肯的評論??傊疚囊驗檎?,不僅文中有事,而且文中有人,有一個活生生的諸葛亮在。文中有人,就氣韻生動,個性分明,非一般文字所能比擬。陸游《游諸葛武侯臺》說:“出師一表千載元?!焙蝺H其人為世所稀有,其文亦為千古絕唱。
更多信息請查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