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翻譯題(將下列各小題中畫線的部分譯成現(xiàn)代漢語。本大題共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36、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于國也》)
王無罪歲:
37、當(dāng)是時,棄城而圖存者,不可一二數(shù);擅強(qiáng)兵而坐觀者,相環(huán)也。(《張中丞傳后敘》)
擅強(qiáng)兵而坐觀者:
38、漢下廣吏,吏當(dāng)廣所失之多,為虜所生得,當(dāng)斬。(《李將軍列傳》)
漢下廣吏:
39、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秋水》)
東面而視:
40、穎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对姟吩唬?ldquo;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鄭伯克段于鄢》
其是之謂乎: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41、如何理解韓愈“惟陳言之務(wù)去”的寫作主張?
42、概括《張中丞傳后敘》中許遠(yuǎn)、南霽云、張巡的性格特征。
43、簡述《愛爾克的燈光》向讀者展示了哪兩條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44、《飲酒》(其五)一詩表現(xiàn)了陶淵明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和思想情緒?
45、為什么說小說《苦惱》采用了人與馬相對比、人與馬相對應(yīng)的表現(xiàn)手法?
六、分析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46~50每小題4分,51~55每小題3分,共35分。)
(一)閱讀《張中丞傳后敘》中的一段話,回答文后問題。
二公之賢,其講之精矣。余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盡之卒,戰(zhàn)百萬日滋之師,蔽遮江淮,沮遏其勢,天下之不亡,其誰之功也?當(dāng)是時,棄城而圖存者,不可一二數(shù);擅強(qiáng)兵坐而觀者,相環(huán)也。不追議此,而責(zé)二公以死守,亦見其自比于逆亂,設(shè)淫辭而助之攻也。
46、這段話可分幾層?概括各層大意。
47、指出“以千百就盡之卒,戰(zhàn)百萬日滋之師”兩句中的主要對比成分。
48、指出這段話的抒情特點。
(二)閱讀《杜陵臾》全詩,回答文后問題。
杜陵叟,杜陵居,歲種薄田一頃余。三月無雨旱風(fēng)起,麥苗不秀多黃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長吏明知不申破,急斂暴征求考課。典桑賣地納官租,明年衣食將何如?剝我身上帛,奪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鉤爪鋸牙食人肉。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惻隱知人弊。白麻紙上書德音,京畿盡放今年稅。昨日里胥方到門,手持尺牒榜鄉(xiāng)村。十家租稅九家畢,虛受吾君蠲免恩。
49、此詩揭露了當(dāng)時怎樣的社會現(xiàn)象?
50、此詩表達(dá)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51、此詩人稱上的變化有何好處?
(三)閱讀《燈下漫筆》中的一段話,回答文后問題。
我們在目前,還可以親見各式各樣的筵宴,有燒烤,有翅席,有便飯,有西餐。但茅檐下也有淡飯,路傍也有殘羹,野上也有餓莩;有吃燒烤的身價不資的闊人,也有餓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所謂中國文明者,其實不過是安排給闊人享用的筵宴。所謂中國者,其實不過是安排這人肉的筵宴的廚房。
52、這段話揭示了當(dāng)時中國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
53、本段議論中采用了哪幾種修辭手法?
(四)閱讀《論快樂》中的一段,回答文后問題。
穆爾曾把“痛苦的蘇格拉底”和“快樂的豬”比較。假如豬真知道快樂,那么豬和蘇格拉底也相去無幾了。
豬是否能快樂得像人,我們不知道;但是人會容易滿足得像豬,我們是常見的。把快樂分肉體的和精神的兩種,這是最糊涂的分析。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于精神的,盡管快樂的原因是肉體上的物質(zhì)刺激。小孩子初生下來,吃飽了奶就乖乖地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雖然它身體感覺舒服。緣故是小孩子的精神和肉體還沒有分化,只是混沌的星云狀態(tài)。洗一個澡,看一朵花,吃一頓飯,假使你覺得快活,并非全因為澡洗得干凈,花開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為你心上沒有掛念,輕松的靈魂可以專注肉體的感覺,來欣賞,來審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將離別的筵席,隨它怎樣烹調(diào)得好,吃來只是土氣息、泥滋味。那時刻的靈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見陽光、撕去皮的傷口怕接觸空氣,雖然空氣和陽光都是好東西。快樂時的你,一定是心無愧作。假如你犯罪而真覺快樂,你那時候一定和有道德有修養(yǎng)的人同樣心安理得。有最潔白的良心,跟全沒有良心或有最漆黑的良心,效果是相等的。
54、從上面一段文字看來,作者所論證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55、總結(jié)這段文字的寫作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