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科目:機械設計基礎
代碼:935
一、機械原理部分
1. 平面機構的結構分析
構件、運動副及機構的概念;機構具有確定運動的條件和機構自由度的計算;平面機構的高副低代方法和Ⅱ級、Ⅲ級桿組的結構特點,平面機構的組成原理和結構分析方法。
2.平面機構的速度分析
速度瞬心的概念;機構速度瞬心的數(shù)目和瞬心位置的確定方法;速度瞬心法在機構速度分析中的應用。
3.平面連桿機構及其設計
平面四桿機構的基本型式及其演化;平面四桿機構的主要工作特性(平面四桿機構有曲柄的條件,急回運動、行程速度變化系數(shù)及極位夾角,壓力角和傳動角,死點位置);平面四桿機構設計圖解法。
4.凸輪機構及其設計
凸輪機構的類型和特點;凸輪機構從動件的常用運動規(guī)律及其特性;凸輪機構偏心、凸輪基圓、推程運動角、遠休止角、回程運動角、近休止角、理論輪廓與實際輪廓、從動件行程及機構壓力角等概念,并能在圖中標出;了解直動從動件盤形凸輪機構正配置、負配置對壓力角的影響;理解基圓半徑與壓力角的定性影響關系;掌握按給定運動規(guī)律設計各類盤形凸輪輪廓曲線,重點是圖解法;凸輪機構基本尺寸確定的原則(壓力角、基圓半徑和滾子半徑)。
5.齒輪機構及其設計
齒輪機構的類型;齒廓嚙合基本定律;漸開線的性質(zhì)及漸開線齒廓的特點;漸開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的基本參數(shù)及幾何尺寸計算;漸開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嚙合傳動應滿足的條件(正確嚙合的條件、無側(cè)隙嚙合條件及標準安裝、連續(xù)傳動的條件);漸開線齒輪的切齒原理、根切現(xiàn)象及最少齒數(shù);平行軸斜齒圓柱齒輪機構(嚙合特點、斜齒輪的基本參數(shù)、幾何尺寸計算和當量齒數(shù)、斜齒輪傳動的正確嚙合條件和傳動特點)。
6.輪系及其設計
定軸輪系、周轉(zhuǎn)輪系和復合輪系傳動比的計算方法。
7.其他常用機構
棘輪機構、槽輪機構和不完全齒輪機構的組成、工作原理及運動特點。
8.剛性回轉(zhuǎn)件的平衡
剛性回轉(zhuǎn)件的靜平衡與動平衡的原理和計算方法。
9.機械速度波動的調(diào)節(jié)
機械速度波動的基本知識及其調(diào)節(jié)方法。
8.回轉(zhuǎn)件的平衡
剛性回轉(zhuǎn)件的靜平衡與動平衡的原理和計算方法。
二、機械設計部分
1.機械零件設計概論
零件常見的失效形式和設計準則;零件的疲勞強度、接觸強度和工藝性的基本知識。
2.聯(lián)接
螺紋的主要參數(shù)、常用類型及特點;螺旋副的受力分析、效率計算和自鎖的概念;螺紋聯(lián)接的防松方法;平鍵和花鍵聯(lián)接的特點與選用。
3.帶傳動
帶傳動的工作原理、類型和特點;帶傳動工作情況分析的有關基本知識;帶傳動合理使用的基本知識。
4.齒輪與蝸桿傳動
齒輪傳動的失效形式和材料選擇的知識;直齒圓柱齒輪受力分析和參數(shù)選擇的方法;斜齒圓柱齒輪傳動與蝸桿傳動的嚙合特點、受力分析。
5.鏈傳動
鏈傳動的工作原理、類型和特點;鏈傳動的運動特性和受力分析;鏈傳動合理使用的基本知識。
6.軸
軸的常用材料與選用原則;軸的結構設計。
7.滑動軸承
滑動軸承的主要類型、結構和常用材料;軸承潤滑的基本知識和動壓潤滑的形成原理。
8.滾動軸承
滾動軸承的類型和特點;滾動軸承的失效形式;滾動軸承的組合設計;軸承的潤滑、密封與正確使用的基本知識。
9.聯(lián)軸器和離合器
熟悉聯(lián)軸器與離合器的作用,以及它們之間相同點與不同點;了解聯(lián)軸器和離合器的種類與特性。
參考書目
《機械設計基礎》(第五版),楊可楨, 高等教育出版社
考 試 結 構
(試卷總分:150分 考試時間:3小時)
試卷內(nèi)容比例:
平面機構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 約15%
平面連桿機構、凸輪機構及其設計 約15%
齒輪機構、輪系和間歇運動機構 約15%
機械速度波動的調(diào)節(jié)、剛性回轉(zhuǎn)件的平衡 約10%
聯(lián)接 約10%
機械傳動 約20%
軸承、軸系零、部件 約15%
試卷題型比例:
填空題(共有30個空格,每個空格1分) 30%
簡答分析題(共有5題,每題5分) 25%
作圖題和計算題(共有6題) 45%
試題難易比例:
較容易題 約40%
中等難度題 約50%
較難題 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