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當代中國政治發(fā)展的基本目標就是實現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而其中的關鍵是通過體制改革,以法制來保證民主。鄧小平對當代中國政治發(fā)展作出的巨大貢獻,集中體現在他對體制改革起點的選擇、程序的安排及形式的確定上。
【關 鍵 詞】政治發(fā)展/體制改革/民主/法制
【 正 文】
當代中國政治發(fā)展的基本內容,就是通過改革實現政治系統(tǒng)運行的民主化和法制化。由于政治發(fā)展自身的復雜性和中國所具有的獨特政治文化傳統(tǒng)、所處的特殊的現實國情和面臨的激烈競爭的國際環(huán)境,決定了體制改革將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體制改革能否成功,取決于能否抓住其中的關鍵問題,并采取正確的改革戰(zhàn)略和改革模式,將政治發(fā)展逐步引向深入。
一、鄧小平政治發(fā)展觀的基本內容
鄧小平的政治發(fā)展觀,是由民主、法制、體制、改革、穩(wěn)定等概念組成的一個邏輯十分嚴謹的科學體系,主要內容包括:
1、政治發(fā)展的目標。這就是真正實現社會主義民主。關于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地位,鄧小平有三個非常重要的思想:一是從社會主義根本屬性的高度闡明民主與社會主義的內在聯系,認為“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保ㄗⅲ骸多囆∑轿倪x》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8頁。)以人民當家作主為本質特征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歸根到底是由社會主義經濟基礎決定的。社會主義在經濟上是勞動者在生產資料的占有和使用上的平等,這種經濟上的平等權利反映到政治上,即是社會主義民主。二是從社會主義全面建設的角度,闡明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保ㄗⅲ骸多囆∑轿倪x》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8頁。)只有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確保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和權利,才能極大地調動和發(fā)揮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使之成為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強大動力。三是從社會主義自身的角度,揭示了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新中國建立后的一段時間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一度經歷曲折,關鍵是民主遭到了破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獲得全面發(fā)展和進步,關鍵是社會主義民主獲得了發(fā)展。我國政治建設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表明,民主是社會主義政治的最本質的特征。
2、政治發(fā)展的保障。這就是健全社會主義法制。鄧小平不僅確立了社會主義民主的崇高地位,而且為如何保障社會主義民主指明了方向。貫穿鄧小平民主思想的一個核心問題,是關于民主必須制度化、法律化的思想。在民主與法制問題上,鄧小平繼承了毛澤東,又超越了毛澤東。他所繼承的是毛澤東關于要用人民民主來防止黨和國家權力蛻變的思想;他對毛澤東的超越,是擯棄了毛澤東的“大民主”方式和“人治”式民主,主張“法治民主論”?;趯γ裰髋c法制不可分割的深刻理解和把握,鄧小平反復強調的一個基本觀點就是:“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保ㄗⅲ骸多囆∑轿倪x》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頁。)這是鄧小平政治發(fā)展理論的重要內容。
3、政治發(fā)展的途徑。這就是通過政治體制改革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既然破壞民主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來自于領導人的主觀意志,“往往把領導人說的話當做‘法’,不贊成領導人說的話就叫做違法,領導人的話改變了,‘法’也就跟著改變”(注:《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頁。),因此,要通過政治體制改革,建立領導人遵守和執(zhí)行法律的制度基礎。
鄧小平指出,“黨和國家現行的一些具體制度中,還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礙甚至嚴重妨礙社會主義優(yōu)越性的發(fā)揮?!保ㄗⅲ骸多囆∑轿倪x》(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87頁。)他認為,這些弊端不僅表現為官僚主義、權力過分集中、黨政不分、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家長制、人治、特權、機構龐雜等多種形式,而且廣泛存在于政治生活的各個領域。這些弊端的存在和延續(xù),顯然無益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與政治發(fā)展的客觀進程。因此必須改革并完善黨和國家各方面的制度,全面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現在看,不搞政治體制改革不能適應形勢。改革,應包括政治體制的改革,而且政治體制改革應作為改革的一個標志。我們要精兵簡政,真正把權力下放,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把人民群眾和基層組織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增訂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3頁。)。
4、政治發(fā)展的特征。這就是在社會穩(wěn)定的狀況下實現政治發(fā)展。鄧小平反復強調,中國人口眾多,“改革涉及人民的切身利害問題,每一步都會影響成億的人?!保ㄗⅲ骸多囆∑轿倪x》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3頁。)特別是政治體制改革,“這個問題太困難,每項改革涉及的人和事都很廣泛,很深刻,觸及許多人的利益,會遇到很多的障礙,需要審慎從事?!保ㄗⅲ骸多囆∑轿倪x》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6頁。)因此,鄧小平高度重視政治穩(wěn)定對于各項改革尤其是政治改革的保障作用,始終將其置于極為重要的地位。他說,“‘文化大革命’時搞‘大民主’,以為把群眾哄起來,就是民主,就能解決問題。實際上一哄起來就打內戰(zhàn)”,我們必須吸取這一“歷史的經驗教訓”(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增訂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7頁。)。
二、鄧小平與當代中國政治發(fā)展的程序安排
(一)當代中國政治發(fā)展程序安排的重要意義
中國是一個后現代化國家,始終有集權和分權兩種力量在同時發(fā)揮作用。從現實條件來分析,中國是一個處于科技革命時期的發(fā)展中的大國,集權和分權兩種力量的作用更為明顯。一是發(fā)展中的大國這一國情對體制的影響。國土面積大,經濟發(fā)展不平衡;人口眾多,人們的素質普遍低下,同時又面臨著世界經濟競爭的巨大壓力,這些都要求國家相對集權。二是我國處于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的時代??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發(fā)展,就要依靠科技興國,而科技的發(fā)展離不開自由的環(huán)境。美國組織理論家湯姆生說過,科學技術和人類知識的進步速度,總是快于人在社會組織的科層結構中的晉升的速度,這就形成了知識能力與權力的矛盾,即最具備新知識和能力的年輕人,往往不是最有決定權的人。在一般情況下是這樣,在科技革命時代,這種現象就更加明顯。這就要求人們進行分權改革,給下屬以更大的自主權。
這種歷史和現實條件,使得中國的體制改革面臨著兩難選擇:既要堅持集中統(tǒng)一領導,保證中央政府對國家的有效控制,又要進行體制改革,通過逐步分權克服集權體制的弊端。正如鄧小平所說:“中央從來是強調集中統(tǒng)一的”,“中央要有權威”。同時他又指出:對原有體制,“如果現在再不實行改革,我們的現代化事業(yè)和社會主義事業(yè)就會被葬送。”(注:《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0頁。)這就要求體制改革一定要“有領導有秩序地進行”(注:《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7頁。),要通過法制來不斷界定各級權力的權限。
不僅如此,還有一個嚴重的障礙,就是中國是一個缺少法制傳統(tǒng)的國家。正如鄧小平所說:“舊中國留給我們的,封建專制傳統(tǒng)比較多,民主法制傳統(tǒng)很少。”建國以后,我們又忽視了法制建設,人們的法制觀念淡薄,這就要求在體制改革起點的選擇、程序的安排、形式的確定等方面采取非常慎重的態(tài)度和措施。
(二)鄧小平與中國體制改革起點的合理選擇
體制改革起點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體制是協調和維持人與人利益關系的一種行為準則,是社會資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一種機制。體制改革則是要改變現有的行為規(guī)則,實質上就是要改變人們之間的利益分配關系,這就不可能使所有的人同時受益,這就會對社會政治穩(wěn)定造成影響。這樣,體制改革起點選擇合理性的第一個標準,就是要盡量使社會上大多數人都能受益,減少改革的阻力,以保持社會的政治穩(wěn)定。1978年12月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于加快農業(yè)發(fā)展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開始清算農業(yè)工作中的“左”的錯誤,吹響了中國農村體制改革的號角,并以此作為中國體制改革的起點。鄧小平多次講到:“改革為什么從農村開始呢?因為中國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在農村,如果不解決這百分之八十人口的生活問題,社會就不會安定的?!保ㄗⅲ骸多囆∑轿倪x》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7頁。)第二,農業(yè)是改變中國落后面貌的關鍵,“農民沒有擺脫貧困,就是我國沒有擺脫貧困?!保ㄗⅲ骸多囆∑轿倪x》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7頁。)鄧小平指出的這兩點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從多數人受益以減少改革的阻力的角度來看,這一選擇的合理性是顯而易見的。
體制改革起點合理性的第二個標準,是這種改革能夠引起觀念領域的變革。從中國政治發(fā)展角度來分析,就是應該有助于人們形成法制觀念。在社會主義制度條件下,法律應該是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公民尊重法律,養(yǎng)成依法辦事的習慣,乃是實現法制現代化的重要前提。但是,由于封建傳統(tǒng)法律文化的長期影響,從總體上看,公民的現代法律觀念并沒有真正確立起來,法律知識水平也不高,缺乏自覺遵守法律的習慣。加之“文化大革命”對社會主義法制的嚴重摧殘,公民對法律的權威性喪失信心,缺乏對法律的認同感,少數人還對法律懷有偏見。中國的社會主義民主之所以遭到破壞,其深層次原因也在于人們法制觀念薄弱。在這種政治文化背景下,人們在經濟活動中更注重非正式規(guī)則而忽視正式規(guī)則的作用,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辦事靠“關系”。這就容易造成交易成本過高,經濟活動更多的是在“熟人”之間進行,范圍狹小,經濟行為存在較多的不確定性因素,不能形成大規(guī)模的社會信譽關系等弊端。
市場經濟則有利于培養(yǎng)人們的契約觀念、信用觀念、權利觀念,有利于人們形成法制觀念。比如,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后,農民要同集體簽定承包合同,一些專業(yè)戶生產的產品要拿到市場,甚至是較遠的市場出售,這些都離不開契約和信用;農民個人擁有的物質財富大為增加,他們又迫切要求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三)鄧小平與中國體制改革深入的程序安排
以農村改革為突破口的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發(fā)展,對政治體制改革提出了愈益緊迫的要求。從中國改革的經驗來看,經濟體制改革要取得成功,首先必須進行市場取向的改革;而市場取向改革要取得成功,又必須有與此相適應的政治體制改革。
中國的人民公社體制是一種政經不分,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合一的體制。就農村領導體制來說,它首先是政治體制。這種政治體制嚴重地束縛著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和農村生產力的發(fā)展。如果不改變和廢除這種人民公社的政治體制,農村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正是根據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需要,我們果斷地廢除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體制,也正是這種與經濟體制改革相適應的政治體制改革,保證了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順利進行。因此,鄧小平把中國農村的第一步改革叫做“廢除人民公社,實行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注:《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5頁。),是完全符合實際的。中國的改革從農村推向城市以后,經濟體制改革的全面展開和深入,遇到了原有政治體制的障礙。鄧小平敏銳地覺察到這個問題。1986年6月10日鄧小平指出:“現在看,不搞政治體制改革不能適應形勢。改革,應該包括政治體制的改革,而且應該把它作為改革向前推進的一個標志?!保ㄗⅲ骸多囆∑轿倪x》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0頁。)“政治體制改革同經濟體制改革應該相互依賴,相互配合。只搞經濟體制改革,不搞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也行不通,因為首先遇到人的障礙。事情要人來做,你提倡放權,他那里收權,你有什么辦法?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所有的改革最終能不能成功,還是決定于政治體制的改革。”(注:《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4頁。)據此,在黨的十三大代表大會上,正式提出了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的偉大任務,把政治體制改革目標確定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備、富有效率、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政治體制”。
鄧小平認為,政治體制改革是社會主義體制改革中面臨的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課題,因此,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必須掌握火候,做到改革和穩(wěn)定并重。改革過快,會引起社會動蕩,導致翻船;改革太慢,其他改革搞不下去,也要翻船。為此,鄧小平一方面強調在政治體制改革中保持穩(wěn)定的重要性,他說:“中國正處在特別需要集中注意力發(fā)展經濟的進程中。如果追求形式上的民主,結果是既實現不了民主,經濟也得不到發(fā)展,只會出現國家混亂、人心渙散的局面?!保ㄗⅲ骸多囆∑轿倪x》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4頁。)另一方面,他又從政治體制改革必須與經濟體制改革相適應的角度闡明了政治體制改革的必要性、緊迫性:不改革政治體制,就不能保障經濟體制改革繼續(xù)前進。
為了實現有序的政治改革和有活力的政治穩(wěn)定,鄧小平在徹底拋棄無序的群眾運動和大批判方式的同時,積極倡導以民主和法制的方式實現政治改革。無論是政黨行為,還是公民的個人行為,都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進行。在新舊體制交替時期,如果政治改革繞過社會合法性的環(huán)節(jié),越過民主和法制,即使目標正確,也會使各種社會不滿集中化和政治化,從而引發(fā)政治動亂,中斷政治改革。據此,黨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政治目標。
三、鄧小平與當代中國政治發(fā)展的方式選擇
一般說來,體制改革的基本方式有兩種,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漸進式改革與激進式改革,兩種改革方式的差別在于:1、漸進式改革是部分的逐步展開的過程,激進式改革則是總體推進的改革;2、漸進式改革是先在舊體制周圍建立起新體制,造成兩種體制并存的局面,使人們有一個比較的過程,逐步改革舊的體制;激進式改革則在一開始就對舊體制進行改革,以此為新體制的成長鋪平道路。鄧小平明確指出:中國的體制改革,“必須有領導有秩序地進行,”(注:《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7頁。)“匆匆忙忙地搞不行”,如果那樣搞“一定會出現文化大革命中那樣全面內戰(zhàn)的混亂局面”(注:《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5頁。),要堅持漸進式改革。
鄧小平的體制漸進改革思想,包括務實主義的觀念模式、試驗性的方案選擇、迂回式的改革發(fā)展戰(zhàn)略這樣幾個方面,它們構成了體制漸進改革思想的基本特征:
1、務實主義的觀念模式。這種觀念模式的實質,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在具體的實踐中找出改革的積極因素加以扶植。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個別地方搞起來以后,鄧小平對這一新生事物大力宣傳,認為“從當地具體條件和群眾意愿出發(fā),這一點很重要”(注:《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6頁。),并將這種“原生”的因素納入到社會主導體制中來,將“群眾意愿”轉化為黨的方針政策。我國在改革之初并沒有確立一個一成不變的目標模式,改革目標是不斷隨著改革的推進、深化,隨著主客觀情況的變化而不斷地得到修正、調整的。鄧小平著名的“摸著石頭過河”的思想,從實踐的角度看首先具有目標論的意義,表明了具體的改革目標的可變性和可調整性。
2、試驗性的方案選擇。任何一種大的改革措施,都經歷了小范圍內的反復試驗,取得了經驗,在群眾心里有了準備以后才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避免了全局性的失誤。采取經過試驗、再行推廣的制度供給方式,比較明顯的功利之處就在于降低政府因知識的不完全性而產生失誤的可能性。在沒有經驗可供借鑒時情況下,從某一個點或局部做起,從一個地區(qū)、一個行業(yè)做起,逐步推開,可以通過邊試驗,邊糾正,避免犯大的錯誤。同時,先試點,后推廣,可以避免抽象的意識形態(tài)爭論,通過實踐來統(tǒng)一認識。在改革之初,思想僵化半僵化的狀況還相當嚴重,人們對一些重大的改革措施存在不同看法,如果試圖通過爭論來統(tǒng)一大家的認識,幾年、十幾年也未必成功,把時間都爭論掉了,什么都干不成;相反,通過大膽地試,思想較快地得到了統(tǒng)一,步子反而加快了。從1979年開始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到1983年基本完成,從1979年4月鄧小平提出“還是辦特區(qū)好”,到1988年4月13日建立海南省大特區(qū),都是經過不斷試驗,逐漸地統(tǒng)一了人們的認識。
3、迂回式的改革發(fā)展戰(zhàn)略。這主要是指在體制改革過程中,先從難度較小的方面入手,然后逐步向難度較大的問題過渡,由局部性改革逐步擴展到整體性配套改革。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為第一推動力,改革從農村向城市逐步推進,農村改革的經驗被運用于城市改革,而城市改革從企業(yè)經營機制到價格體系,各方面都經歷了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在市場發(fā)育程度普遍較低的中國,我們首先選擇與港澳臺臨近的城市和地區(qū),選擇過去商品經濟比較發(fā)達的沿海城市和地區(qū)率先進行改革,采取優(yōu)惠政策,引進國外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以推動全局性的改革。這種逐步推進的格局,是同地區(qū)推進的改革和經濟發(fā)展格局相結合的。實踐證明,這一發(fā)展戰(zhàn)略的選擇是完全正確的。
四、鄧小平對當代中國政治發(fā)展的歷史貢獻
(一)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模式的新開拓
對當代中國來講,首要的問題是如何推進傳統(tǒng)社會主義模式的政治發(fā)展。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是從1949年選擇了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后正式開始的,直到80年代以前,中國基本上沿襲了前蘇聯所確立的傳統(tǒng)社會主義模式。在建國初期,這一政治模式對于迅速穩(wěn)定社會秩序,團結全國人民集中力量實現社會主義的工業(yè)化以及維護國家的獨立和主權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的歷史作用,但在歷史進程中它的弊端也表現得越來越明顯。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夕,我們所面臨的問題就是:傳統(tǒng)社會主義模式應該有什么樣的政治發(fā)展?這不但牽涉到社會主義國家的命運,而且是對當代人類社會政治發(fā)展道路選擇的回答。對這一重大的命題產生了三種不同的回答。一是堅持傳統(tǒng)社會主義政治模式,否定對它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二是由否定傳統(tǒng)社會主義政治而否定了整個社會主義的發(fā)展道路,政治發(fā)展的軌跡也就另外鋪在了資本主義的路基之上;三是鄧小平提出的以社會主義政治體制的改革來促進社會主義的政治發(fā)展。第一種回答,似乎是要堅持社會主義,但由于在思想上否定社會主義自身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改革完善,實際上也就葬送了社會主義。事實證明,否定了改革,并沒有能夠堅持社會主義。第二種回答是以資本主義的政治發(fā)展取代社會主義的政治發(fā)展,即重彈西化的老調。第三種回答要求社會主義政治的新發(fā)展,通過體制改革建立社會主義的民主和法制,“這要從制度方面解決問題。我們過去的一些制度,實際上受了封建主義的影響”,“我們這個國家有幾千年封建社會的歷史,缺乏社會主義的民主和社會主義的法制。現在我們要認真建立社會主義的民主制度和社會主義法制。只有這樣,才能解決問題。”(注:《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8頁。)鄧小平政治發(fā)展理論的一個重大貢獻就在于此。從十一屆三中全會起,中國開始了政治發(fā)展的嶄新進程:既堅持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對傳統(tǒng)的社會主義政治模式實行了全面深刻的改革,它同過去的以及當代的其他社會主義改革比較起來具有完全不同的屬性。
正是在這種基本認識的基礎上,中國采取了漸進式的政治發(fā)展模式,在體制改革的起點、程序、方式等一系列問題上,既堅持了原有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又進行了一系列的創(chuàng)新,使得中國的政治發(fā)展不僅跳出了傳統(tǒng)社會主義的樊籬,而且也沒有沿襲資本主義政治發(fā)展的老路,走的完全是一條獨創(chuàng)的新道路,它所提供的最為重要的時代價值是:社會主義的傳統(tǒng)政治模式在經歷了早期的輝煌和隨后的磨難之后,能夠以自身的改革來實現新的飛躍。這種新的政治發(fā)展在社會發(fā)展進程中比資本主義政治發(fā)展付出的社會代價要小得多。這就意味著像中國這樣的落后國家,完全可以通過社會主義的政治發(fā)展來實現偉大的歷史性跨越,走出一條比資本主義政治發(fā)展更好的實現現代化的政治發(fā)展道路。
(二)中國式社會主義民主的新創(chuàng)造。
與改革社會主義傳統(tǒng)政治模式相聯系,中國政治發(fā)展的另一個重要命題就是中國政治的民主化。實際上這也是所有發(fā)展中國家政治發(fā)展的一個根本性問題。中國政治民主化不僅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如大國政治、社會主義屬性等),而且具有相當的普遍性(對第三世界而言)。因此,推進中國的政治民主化,實際上也是在破解一道世界性的難題。
值得指出的是,鄧小平政治發(fā)展觀中最富特色的的地方,就是對民主和法制的論述。從一般理論意義上講,民主是法制的基礎,法制是民主的保障,可是這種理論上的概括一旦和具體實際相結合,情況就要復雜的多。因為民主是個既廣泛又復雜的概念。最早的資產階級民主制度是在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封建特權的斗爭中建立起來的。比如最初英國資本主義議會中有三種力量在斗爭:一是王權的力量,二是諸侯的力量,三是市民的力量。當時市民的力量要求民主,主要表現為要求取消或削弱王權和諸侯的特權,這時民主的內容更多的表現為爭取自由和平等。其它早期資本主義國家也經歷了類似的情況。而后現代化國家,特別是像中國這樣的相對落后的社會主義國家,是先運用政權的力量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從理論上講,人民有了廣泛的民主,但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民主制度經常遭到破壞。鄧小平敏銳的抓住了這個關鍵問題,提出通過健全法制來實現人民民主。針對1959年“反右傾”以來黨和國家的民主生活逐漸不正常,一言堂、個人決定重大問題、個人崇拜、個人凌駕于組織之上等現象不斷滋生,并導致一些同志犯了嚴重錯誤的教訓,鄧小平尖銳地指出:“不要社會主義法制的民主,不要黨的領導的民主,不要紀律和秩序的民主,決不是社會主義民主。相反,這只能使我們的國家再一次陷入無政府狀態(tài),使國家更難民主化,使國民經濟更難發(fā)展,使人民生活更難改善”(注:《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59-360頁。)。在《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一文中,他在痛斥權力過分集中的同時,強調指出:“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即使像毛澤東同志這樣偉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嚴重影響,以至對黨和國家對他個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保ㄗⅲ骸多囆∑轿倪x》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頁。)為了用法律來制約權威,反對將國家的穩(wěn)定建立在個人的威望之上,鄧小平又指出:“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保ㄗⅲ骸多囆∑轿倪x》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頁。)1992年他再次強調:“還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注:《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9頁。)不僅如此,為了保證法制的實現,鄧小平特別強調“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wěn)定性和長期性”。這就把民主、法制和制度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體制改革來實現社會主義民主。
(三)政治發(fā)展與經濟改革關系的新耦合
當代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動力是改革,當代中國政治發(fā)展的動力同樣也是改革。改革包括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中國改革的初衷和原動力既是經濟的,也是政治的,這從一開始就決定了中國的經濟改革與政治改革本質上是二位一體的。如前所述,十年“文革”后中國經濟面臨崩潰的邊緣,當中國改革的決策者認識到只有盡快滿足人民群眾對提高生活水平、迅速發(fā)展經濟的強烈愿望,才能真正鞏固共產黨的執(zhí)政地位和社會主義制度時,鄧小平就以偉大政治家的遠見卓識,斷然指出:“經濟工作是當前最大的政治,經濟問題是壓倒一切的政治問題?!保ㄗⅲ骸多囆∑轿倪x》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4頁。)“政治工作要落實到經濟上面,政治問題要從經濟的角度來解決”(注:《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5頁。)。從而以高超的政治技巧提出了“用經濟政策來解決政治問題”的戰(zhàn)略思路(注:《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5頁。),在鄧小平看來,“不搞現代化,科學技術水平不提高,社會生產力不發(fā)達,國家的實力得不到加強,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得不到改善,那末,我們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就不能充分鞏固,我們國家的安全就沒有可靠的保障。”(注:《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6頁。)正是在這一戰(zhàn)略思想指導下,在1978年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毅然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開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農村經濟改革為先導,以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為價值目標的偉大改革。這一重大轉變決不僅僅是黨和國家主要工作或工作重點的轉移,而且是執(zhí)政黨政治價值觀的重大轉變。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發(fā)展經濟,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其本身就具有十分強烈的政治性質和政治改革的內涵。改革到今天,物質資料的生產全面走出短缺,但仍有數千萬人民沒有走出貧困和解決溫飽。黨的十五大作出了我國正處在并將長期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論斷,這就決定了發(fā)展生產、提高綜合國力、改善人民生活,是我國很長一段歷史時期最大的政治。另一方面發(fā)展經濟也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有力支撐。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不可能建立在貧窮落后的生產力基礎上。19世紀法國的路易·波拿巴發(fā)動政變,推翻共和國復辟帝制,他用的手段就是實行兩次全民投票。結果90%以上的選民投票支持他當皇帝(注:沈煉之主編:《法國通史簡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18頁。)。馬克思事后非常精辟地分析了這一事件,認為根本在于法國小農經濟的大量存在,指出小農的代表必然“同時是他們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們上面的權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權力?!保ㄗⅲ骸恶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93頁。)因此在這樣的經濟基礎上,即使借用現代民主的一些手段和形式,也只能是民主的外殼。社會主義民主是比資本主義民主更先進的政治制度,更需要現代化大生產的支持,無論是政治穩(wěn)定和政治改革都必須服從和服務于經濟建設這個中心。
總之,只有當高速度的經濟發(fā)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聯動時,才能真正反映政治發(fā)展的巨大進步。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高度發(fā)展是有目共睹的,但更值得政治學家重視的是人民普遍的生活水平有了根本性的改觀。如果政治體系不把普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孜孜以求的目標,不把它作為社會公平和政治民主的基本內容和支撐,即使高速發(fā)展的經濟也不會自動賜福于人民。因此,當我們享受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成果時,同樣不能忘記這當中包含的政治發(fā)展的巨大貢獻
更多信息請查看哲學范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