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寒濕停滯
(1)證候 瀉下清稀,嚴(yán)重時如水樣,腹痛伴有腸鳴,痞滿,脘腹脹悶,食少,或者兼有外感癥狀既惡寒發(fā)熱,鼻塞頭痛,肢體酸痛等癥。舌薄白或白膩,脈濡緩。
(2)治則 芳香化濕,疏表散寒。
(3)主方 藿香正氣散加減。
2.濕熱壅滯
(1)證候 腹痛即瀉,瀉下急迫,勢如水注,或?yàn)a下不爽,糞色黃褐而臭,煩熱口渴,小便短赤,肛門灼熱,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濡數(shù)或滑數(shù)。
(2)治則 清熱利濕。
(3)主方 葛根芩連湯加減。
3.暑濕壅滯
(1)證候 發(fā)于盛夏之時,腹痛泄瀉,瀉下如水,暴急量多,糞色黃褐,伴見發(fā)熱心煩,胸悶脘痞,泛惡納呆,自汗面垢,口渴尿赤。
(2)治則 清熱化濕。
(3)主方 黃連香薷飲加減。
4.飲食停滯
(1)證候 腹痛腸鳴,瀉后痛減,瀉下糞便臭如敗卵,夾有不消化之物,伴見脘腹痞滿,噯腐酸臭,不思飲食。
(2)治則 消食導(dǎo)滯。
(3)方藥 保和丸加減。
5.肝氣乘脾
(1)證候 腸鳴攻痛,腹痛即瀉,瀉后痛緩,每因抑郁惱怒或情緒緊張而誘發(fā),平素多有胸脅脹悶,噯氣食少,矢氣頻作。
(2)治則 抑肝扶脾。
(3)主方 痛瀉要方加減。
6.脾胃虛弱
(1)證候 大便時溏時瀉,反復(fù)發(fā)作,稍有飲食不慎,大便次數(shù)即多,夾見不化水谷,伴見飲食減少,脘腹脹悶不舒,面色少華,肢倦乏力。
(2)治則 健脾益胃。
(3)主方 參苓白術(shù)散加減。
7.腎陽虛衰
(1)證候 每于黎明之前,臍腹作痛,繼則腸鳴而瀉,完谷不化,瀉后則安,伴見形寒肢冷,腹部喜暖,腰膝酸軟。
(2)治則 溫腎鍵脾,固澀止瀉。
(3)主方 四神丸加減。
8.中氣下陷
(1)證候 多由久瀉或大病或久病導(dǎo)致的久瀉不止,甚者脫肛,伴見小腹墜脹,納呆,少氣懶言,體倦肢軟,渴喜溫飲,消瘦等。
(2)治則 升陽舉陷止瀉。
(3)主方 補(bǔ)中益氣湯加減。
9.上熱下寒
(1)證候 腸鳴下利,干嘔嘔吐,伴見心下痞滿,口渴喜飲,偶有口苦,心中煩悶,小腹喜溫等。
(2)治則 和胃開脾止瀉。
(3)主方 半夏瀉心湯加減。
更多信息請查看醫(yī)學(xué)考試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