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資料】
2016年央視的“3·15”晚會,曝光了網絡訂餐平臺“餓了么”。食物制作現場“污水橫流”,廚師“嘗完的菜扔回鍋里”,平臺引導商家虛構地址、虛假宣傳,甚至默認無照經營的黑作坊入駐等。習慣叫外賣的年輕人吐槽,感覺“像吃了一只蒼蠅”。
【標準表述】
如今,從上網購物到手機叫餐,衣食住行都已經被網絡改變。然而,“餓了么”的情況也揭示,“野蠻生長”難免積累下種種矛盾和問題。“餓了么”雖然是個案,但在“數字化生活”的大趨勢下,不及時構建起良性的市場秩序,就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成為既影響行業(yè)發(fā)展、更降低公眾福利的問題。
以網絡訂餐服務為例,從消費者下單到食物的制作、配送,涉及的主體很多,遠不是一個軟件那么簡單。我們對一家餐館、一個網站怎么管很在行,但一個網絡平臺連接起無數餐館,構建起一個龐大的系統(tǒng),這該怎么管,可能就缺少點經驗了?!盎ヂ摼W+”時代,會產生很多社會治理的新課題。
網絡餐飲消費如何準入、如何監(jiān)管,將成為今后很長一段時間里備受關注、也極具挑戰(zhàn)的問題。
【具體措施】
第一,從監(jiān)管層面講,必須界定好外賣平臺與接入餐飲商家之間的關系,規(guī)定好責、權、利的主體。同時加大市場檢查系統(tǒng)、市場評價系統(tǒng)的建設,線上線下一起建構起良性的市場秩序。
第二,從網絡訂餐平臺來講,應該有更多自律意識。互聯網經濟競爭激烈、更新換代快,然而,“唯品質不破”。中國消費者必然會走過圖快圖便宜的階段,進入“品質時代”。不管是堅守嚴格的審查底線,還是以即時視頻監(jiān)督等方式增加透明度,網絡平臺方顯然有很多工作可以去做。沒有品質與口碑保障,丟失市場與份額必然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