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詞
來源:易賢網(wǎng) 閱讀:804 次 日期:2016-12-13 16:17:59
溫馨提示:易賢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了“虛詞”,方便廣大網(wǎng)友查閱!

1.【與】

注意讀音。(1)yu,可得聞與(歟),船容與而不進兮;(2)當(dāng)作“參加”時讀yu,“蹇叔之子與師”《殽之戰(zhàn)》;其他都讀上聲。

(一)介詞

1.介詞,和,跟,同.①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鴻門宴》②而翁歸,自與汝復(fù)算耳《促織》

2.給, 替。①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陳涉世家》)②與爾三矢,而其物質(zhì)乃父之志!(《伶官傳序》)

3.比,和……..比較,①吾孰與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②較秦之所得,而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 《六國論》

(二)連詞

1.連詞,和,跟,同。①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yǎng)而擇也(《勾踐滅吳》)②勾踐載稻與脂于舟以行,(《勾踐滅吳》)

(三)動詞

1.給予,授予。①生三人,公與之母;生二子,公與之餼(《勾踐滅吳》),②則與一生彘肩(《鴻門宴》)③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

2.結(jié)交,親附,①因人之力而蔽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燭之武退秦師》)②合從締交,相與為一(《過秦論》)③與嬴而不助五國也(《六國論》)

3.對付。①龐煖易與耳

4.參加,參與。騫叔之子與師(《騫叔哭師》)

5.贊許,同意.①吾與點也。②朝過夕改,君子與之。

(四)通假,通“歟”句末語氣詞。表示感嘆或疑問。①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②虎兕處于柙 ,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季氏將伐顓臾》》)③然則廢釁鐘與(《齊桓晉文之事》)

【孰與】【與……….孰】表示比較與選擇,譯為:“跟………比較,哪一個……….”①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②沛公曰:“孰與君少長?”(《鴻門宴》)③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廉頗藺相如列傳》)④吾與徐公孰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孰若】【與其……孰若】表示選擇(舍前取后),譯為“哪如”“與其…….哪如…..”①與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馮婉貞》)②與其殺是童,孰若賣之(《童區(qū)寄傳》)

16.【則】本義闡析:金文“則”字的左半部分。原先是個“鼎”字,在古代,鼎可以象征國家政權(quán)和帝王之位,所以上古時多將邢書,法律刻在或鑄在鼎上,作為人們行動的準(zhǔn)則,由此可以懂得“ ”字有“規(guī)范”、“準(zhǔn)則”之意。另外:“則”字的“準(zhǔn)則”義可引申為“規(guī)章”、“規(guī)程”而規(guī)章條文是分項分條的,因此“則”字能表示分項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條數(shù),如《(論語)十則》

連詞.

1.表示承接關(guān)系。譯為“就”“便”,或譯為“原來是”“已經(jīng)是”。例如:①項王曰:“壯士! 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鴻門宴》)②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勸學(xué)》)③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石鐘山記》)④臨視。則蟲集冠上(《促織》)

2.表示條件,假設(shè)關(guān)系。譯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①入則無法家攜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生于憂患,死于安樂》)②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已(《捕蛇者說》)

3.表示并列關(guān)系,這種用法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則”連用,每個“則”字都用在意思相對、結(jié)構(gòu)相似的一個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間是并列關(guān)系。可譯為“就”,或不譯。①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師說》)②入則孝,出則弟(《論語學(xué)而》)③小則獲邑,大則得城。④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4.表示轉(zhuǎn)折,讓步關(guān)系。表示轉(zhuǎn)折時,用在后一分句,譯為“可是”“卻”;表示讓步時,用在前一分句,譯為“雖然”“倒是”。①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師說》)②手哉舉,則雙超忽而躍(《促織》)③其事則邇,其人甚遠(《詩經(jīng)》)

5.表示選擇關(guān)系。常和“非”“不”呼應(yīng)著用,譯為“就是”“不是….就是”。①非死則徒爾(《捕蛇者說》)②非其身之所種則不食(《勾踐滅吳》)

(二)副詞。1.用在判斷句中,起強調(diào)和確認作用,可譯為“是”“就是”。例如: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2.表對已然或發(fā)現(xiàn)的強調(diào),可譯為“已經(jīng)”“原來”“原來已經(jīng)”。①及諸河,則在舟中矣。(《殽之戰(zhàn)》)

(三)名詞

1.指分項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條數(shù)。①《論語》六則。2.準(zhǔn)則,法則.①以身作則。

(四)動詞,效法。①遵后稷,公劉之業(yè),則古公,公季之法

(五)通假。同“輒”,總是,常常。①居則曰:“不吾知也!”

【則是】只當(dāng)是。①與竇娥燒一陌兒,則是看你死的孩兒面上(《竇娥冤》)

【則則】贊嘆的聲音。①連呼則則。

2.【者】

(一)助詞

1.指人、物、事、時、地等。“………的”“………..的(人、東西、事情)”。①有復(fù)言令長安君為質(zhì)者,老婦必唾其面(《觸龍說趙太后》)②秦自繆公以來二十余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2.用在數(shù)詞后面,譯為“……..個方面”“………樣?xùn)|西”“………件事情”。①此數(shù)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戰(zhàn)》)②或異于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3.用作“若”“似”“如”的賓語,譯為“…….的樣子”.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說》)

②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黔之驢》)

4.放在后置的定語后面,相當(dāng)于“的”。①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廉頗藺相如列傳》)②頃之,煙炎張?zhí)?,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赤壁之戰(zhàn)》)

5.放在主語后面,引出判斷,不必譯出。①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

6.用在“今”“昔”等時間詞后面,不必譯出。①近者奉辭伐罪。(《赤壁之戰(zhàn)》)②古者以天下為主,均為客。③遠者數(shù)世,近者及身。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①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赤壁之戰(zhàn)》)②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廉頗藺相如列傳》)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二)語氣詞

1.放在疑問句的句末,表示疑問語氣等。①何者?嚴(yán)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誰為大王為此計者?(《鴻門宴》)

3【之】

(一)代詞。

1.第三人稱代詞,他,她,它(們),有時靈活運用于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①太后盛氣而揖之。(《觸龍說趙太后》)②不如將軍寬之至此也。(之:我)(《廉頗藺相如列傳》)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數(shù)存之。(之:我)(《信陵君竊符救趙》)④且公子縱輕勝,豈止降秦。獨不伶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竊符救趙》)⑤然語之,又恐汝日日為吾擔(dān)憂。(之:你)(《與妻書》)

2.指示代詞,這,此。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將伐顓臾》)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前一個“之”,這樣。后一個“之”,它。)(《季氏將伐顓臾》)③之二蟲又何知(《逍遙游》)④均之二策,寧許之以負秦曲(《廉頗藺相如列傳》)

(二)助詞

1.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的“的”放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①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季氏將伐顓臾》)②子而思報父母之仇,臣而思報君之仇。(《勾踐滅吳》)

2.放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①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燭之武退秦師》)②客之美我者,與有求于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③不患其眾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恥也。(《勾踐滅吳》)④王無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

3.放在倒置的動(介)賓短語之間,作為賓語提前的標(biāo)志。①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師說》)②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竊符救趙》)③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齊桓晉文之事》)

4.放在倒置的定語與中心語之間,作為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①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xué)》)②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傳》)

5.用在時間詞或動詞(多為不及物動詞)后面,湊足音節(jié),沒有實在意義。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國也》)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辯人。(《項脊軒志》)③頃之,煙炎張?zhí)臁?《赤壁之戰(zhàn)》)

(三)動詞,到……去。①胡為乎遑遑欲何之?(《歸去來兮辭》)②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逍遙游》)③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齊桓晉文之事》)④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顧而之他。(《齊人有一妻一妾章》)

更多信息請查看高考
易賢網(wǎng)手機網(wǎng)站地址:虛詞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易賢網(wǎng)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fù)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quán)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yōu)闇?zhǔn)!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加入群交流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wǎng)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wù)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wǎng)警備案專用圖標(biāo)
聯(lián)系電話:0871-65317125(9:00—18:00)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guān)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526150442(9:00—18:00)版權(quán)所有:易賢網(wǎng)
云南網(wǎng)警報警專用圖標(biā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