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熱點之歷史與現實視野中的依法治國
來源:易賢網 閱讀:764 次 日期:2017-02-07 17:25:13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申論熱點之歷史與現實視野中的依法治國”,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正在召開的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是我們黨歷史上首次在中央全會上專題研究依法治國議題,因此備受矚目。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對歷史教訓的反思。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進行了一系列法制建設:開國大典前夕的《共同綱領》將革命勝利成果和新中國成立后的大政方針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1954年憲法則全面規(guī)定了人民享有的各項權利,等等。然而,我國此后在治理國家的道路上走了很多彎路,在一段時間付出了慘重代價。在對歷史教訓的反思和總結中,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針。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對歷史和現實經驗的總結與凝練。我國改革首先是從經濟體制改革開始的,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沒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就沒有有序的市場秩序。1997年召開的黨的十五大確立了“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這既是對改革路線的延續(xù),也是國家治理方式的重大轉變,中國在初步實現了從“無法之治”到“有法之治”的基礎上,開始進入到從“靜態(tài)法制”到“動態(tài)法治”的轉變中。2002年召開的黨的十六大將“依法治國方略得到全面落實”列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

黨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再次體現了黨的治國理政理念質的提升,由此,法治成為治國理政的基本理念和方式。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可以說,從“依法治國”到“法治中國”,從“法治國家”到“法治政府、法治社會”,我們黨在長期的探索過程中對“依法治國”內涵的認識更加深刻。

法治是推進改革最穩(wěn)定、最有效的保障力量,因此是中國未來深化改革的核心內容。如何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構想,如何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如何形成現代國家治理方式等,恐怕都需要全面統(tǒng)籌和規(guī)劃。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能否最終固定下來,要看法治改革的成敗,兩個一百年宏偉藍圖能否實現,也要看法治改革的成敗。法治改革關系到國家的長治久安,也關系到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法治國家,將夯實我們黨的執(zhí)政基礎,提升黨的執(zhí)政能力。

更多信息請查看申論考試資料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yōu)闇剩?/div>
相關閱讀申論考試資料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加入群交流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lián)系電話:0871-65317125(9:00—18:00)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526150442(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