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1012-1067),字君謨,漢族,仙游人,原籍仙游楓亭鄉(xiāng)東垞村,后遷居莆田蔡垞村,天圣八年(1030)進士,先后在宋朝中央政府擔任過館閣??薄⒅G院、直史館、知制誥、龍圖閣直學士、樞密院直學士、翰林學士、三司使、端明殿學士等職,出任福建路轉(zhuǎn)運使,知泉州、福州、開封和杭州府事。卒贈禮部侍郎,謚號忠。主持建造了我國現(xiàn)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泉州洛陽橋,蔡襄為人忠厚、正直,講究信義,而且學識淵博,書藝高深,書法史上論及宋代書法,素有“蘇、黃、米、蔡”四大書家的說法蔡襄書法以其渾厚端莊,淳淡婉美,自成一體。
蔡襄生平
蔡襄曾出為福建轉(zhuǎn)運使,奏減五代以來丁口稅。主持建造萬安橋,全長三百六十丈。后知杭州任上卒。官至端明殿學士。工書法,學習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渾厚端莊,雄偉遒麗。為“宋四家”??瑫酥?,行書溫媚。著有《蔡忠惠集》等。字君謨,仙游縣人,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生。世居仙游縣楓亭驛,初務農(nóng),曾為泉州吏員。母親盧氏,惠安縣德音里(今后龍鄉(xiāng))圭峰村名士盧仁之女。蔡襄童年受到外祖父的嚴格教育。15歲參加鄉(xiāng)試,18歲游京師,入國子監(jiān)深造。天圣八年(1030年),參加開封鄉(xiāng)試獲第一名。天圣九年登進士第十名,次年授漳州軍事判官,任職四年。慶歷三年(1043年),蔡襄主持諫院衙署,遇事從不回避,奏疏忠誠懇切,大都關系天下利弊、一時緩急。他認為國家安危取決于人事,國君要知人善任、辨別邪正。由于有蔡襄這樣的人直言敢諫,那些權貴心懷畏懼,多有收斂。慶歷四年,蔡襄調(diào)任福州知州,慶歷六年秋改任福建路轉(zhuǎn)運使。慶歷八年,因父親去世而離職?;视胰?1051年),蔡襄回朝修《起居注》,參加政事?;视宜哪辏w任起居舍人、知制誥兼判注內(nèi)詮。嘉右元年(1056年),蔡襄再知福州。在任上勸學興善,傳播醫(yī)治蠱毒的藥方,教育民眾遵法為善,改變陋習,監(jiān)督官吏深得民心。嘉右年間(1056~1063年),蔡襄奏請減免漳、泉、興三州身丁錢一半,大大減輕民眾負擔。至和、嘉右年間(1054~1063年),蔡襄兩次知泉州,第一次自至和三年二月至嘉右元年六月,第二次自嘉右二年七月至嘉右五年秋。蔡襄在泉州任上,首先整頓吏治。當時晉江縣令章拱之
貪贓枉法,蔡襄奏疏彈劾,把他革職為民。他又修建沿海州縣城池,加強軍事防備,教習舟船熟記水勢,防備海寇。泉州城東郊有洛陽江,下游出??诮鎸捨謇?,有渡口名萬安渡。“每風潮交作,數(shù)日不可渡”,“沉舟被溺,死者無算”。皇打開右五年(1053年),王雋首倡建造石橋,蔡襄主持這項工程,費時6年8個月,至嘉右四年(1059年)十二月完工,橋長360丈(折1105.92米),寬廣1丈5尺(折4.6米),釃水(排水孔)47道,稱名萬安橋,又稱洛陽橋。于是“渡石支海,去舟而徒,易危為安,民莫不利”。洛陽橋建成后,蔡襄親自撰寫《萬安渡石橋記》,刻碑立在左岸。此碑文章簡約,書法遒勁,鐫刻傳神,被譽為“三絕”。蔡襄知泉州時期,連年發(fā)生旱災,他調(diào)動民力,加強水源管理,制定《龜湖塘規(guī)》,制止用水糾紛。他任轉(zhuǎn)運使期間又在郡南小烏石山訪得一泉,通知泉州地方官好好管理,供民眾飲用和灌田。治平年間(1064~1067年),晉江縣令王克俊在摩崖刻“蔡公泉”三字以為紀念。 嘉右四年(1059年),蔡襄在泉州寫成《荔枝譜》一書,分3卷7篇,內(nèi)容包括荔枝的產(chǎn)地、生態(tài)、功用、服食、加工、貯藏、運銷,介紹荔枝品種32種。 嘉右五年(1060年),蔡襄奉詔還京,嘉右六年拜翰林學士權理三司使。嘉右八年,仁宗去世,英宗即位,正式任命蔡襄為三司使。這年蔡襄又寫成《茶錄》一書,分上下兩篇,上篇論茶道,包括辨茶、煎茶、品茶等10個問題;下篇論茶器,包括制茶工具、飲茶器具等9件器物,生動詳盡。史家說:“蔡君謨善辨茶,后人莫及?!?治平二年(1065年),蔡襄出知杭州,拜端明殿學士后才去上任。治平三年十月,母親盧氏去世,蔡襄護喪南歸。治平四年八月,
蔡襄在家中逝世,享年56歲,贈吏部侍郎,葬在楓亭蔡嶺,歐陽修撰《端明殿學士蔡公墓志銘》。乾道年間(1165~1173年),贈謚忠惠。慶元年間(1195~1200年),在洛陽橋南街尾建蔡襄祠。 蔡襄是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書法精妙,恪守法度,有晉唐風軌,前代意韻,變態(tài)無窮,真、行、草、隸四體都達到妙勝之境。歐陽修稱“蔡君謨(書法)獨步當世”,蘇軾評“君謨行書第一,小楷第二,草書第三,就其所長求其所短,大字為少疏也?!爆F(xiàn)存《萬安渡石橋記》是他的大字冠冕;小楷中,《集古錄序》橫逸飄發(fā),《荔枝譜》嚴正方重,《茶錄》勁實端嚴,書體雖有差異,卻各得精髓。 蔡襄著作編成《蔡忠惠公集》 ,乾道年間王十朋知泉州,通過知興化軍傅自得求得善本,刻印行世。其先本光州人,居仙游(今屬福建?。?,遷甫田。官至端明殿學士,知杭州,謚忠惠。工正、行、草、隸書,又能飛白書,嘗以散筆作草書,稱為“散草”或“飛草”。世人評蔡襄行書第一,小楷第二,草書第三。與蘇軾、黃庭堅、米芾,共稱“宋四家”。《宋史·列傳》稱他:“襄工于手書,為當世第一,仁宗由愛之?!彼嗡募抑校挲g輩份,應在蘇、黃、米之前。宋四家中,蘇、黃、米都以行草、行楷見長,而喜歡寫規(guī)規(guī)矩矩的楷書的,還是蔡襄。他的書法學習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渾厚端莊,雄偉遒麗。蘇東坡說:“君謨天資既高,積學至深,心手相應,變化無窮,遂為本朝第一?!辈滔鍨槿酥液裾保肿R淵博,他的字“端勁高古,容德兼?zhèn)洹??!额佌媲渥詴嫔戆稀返敏敼P法而修于魯公書,可為楷則。沈括說他善于“以散筆作草書,謂之散草,或曰飛草,其法皆生于飛白,自成一家?!边@說明蔡襄這位稍欠改革精神的書法家還不是泥古不化的,他也在追求古趣,力創(chuàng)新意。蔡襄也是一位著名的茶葉鑒別專家。宋仁宗慶歷年間(1041—1048),任福建轉(zhuǎn)運使,負責監(jiān)制北苑貢茶,創(chuàng)制了小團茶,聞名于當世。蔡襄著作的《茶錄》是《茶經(jīng)》后又一部重要的茶葉專著,是論述宋代茶文化的名著。譯成英文、法文,傳播國外。另有《荔枝譜》,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果藝栽培學專著。著有《端明集》(亦稱《蔡忠惠集》)傳世。最后不得不補充一點,在書法史上有一種說法認為宋四家“蘇黃米蔡”中的“蔡”,應該是蔡京,只因其“人品奸惡”,后來人們用蔡襄取代了蔡京。這一點值得商榷。
更多信息請查看古今當代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