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勤者敏于德義,而世人借勤以濟其貧;儉者淡于貨利,而世人假儉以飾其吝。君子持身之符,反為小人營私之具矣。惜哉!
【譯文】一個勤奮的人應(yīng)該盡心盡力在品德和義理上下工夫,可是一般人卻都仰仗勤奮來解決自己的窮困;一個儉樸的人應(yīng)該把財貨和利益看得很淡泊,可是一般人卻假借儉樸來掩飾自己的吝嗇。勤奮和儉樸本來是有德君子立身處世的信條,不料反倒成為市井小人營利循私的工具,說來也真是令人感到惋惜。
【解說】勤奮做事,儉樸持家,是中國人立身處世的信條。勤于做事,鍛煉才干,同時也不要忘了修行品德。但是有的人有才干,卻無德行。而且認(rèn)為才干已足,可恃才傲物,乃至為所欲為,這就是以勤濟貧。儉樸是美德,但變成吝嗇,反為缺憾,仍借口是儉樸,這不過是假君子之名,行不義之實,猶若當(dāng)年林彪之“語錄不離手,萬歲不離口,當(dāng)面說好話,背后下毒手”。
【例解】節(jié)儉宋武帝 一生反奢靡南朝宋武帝劉裕十分崇尚節(jié)儉,反對奢靡作風(fēng)。他平時清心寡欲,對珠玉車馬、絲竹女寵都很有節(jié)制。寧州地方官曾經(jīng)給劉裕奉獻(xiàn)琥珀枕,是無價之寶,他都不稀罕。在出征后秦時,有人說琥珀能治療傷口,他就命人將琥珀枕砸碎分發(fā)給將士治傷。平定關(guān)中后,他得到美女姚氏,十分寵愛。臣下謝誨勸諫他不要因女色而荒廢朝務(wù),他當(dāng)晚就將姚氏送出宮去。劉裕身為皇帝,種種細(xì)微之處,如睡的床、用的釘?shù)龋几嬲]務(wù)須從儉。公主出嫁,不給錦銹金玉。在皇宮,他仍依照農(nóng)民住屋建造自己的寢室,床頭設(shè)有土障,墻壁上掛葛布制作的燈籠,用的是麻制蠅拂。他的孫子看了這些以后,譏笑他為“田舍翁”(鄉(xiāng)巴佬)。劉裕平時穿著也十分隨便:穿連齒木屐,用普通裙帽。他還把自己補綴多層的破襖給長女,并囑咐她:后世若有驕奢不知節(jié)儉的,就拿給他們看看。武帝始終保存著自己年輕時用過的農(nóng)具,用來教育后代,使其知道稼穡之艱難。
點滴節(jié)約起 樸素好傳統(tǒng)劉少奇雖身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但在生活上十分儉樸。他的辦公室里只有一張辦公桌,一對沙發(fā),一把藤椅和幾個書架與文件柜,既沒有地毯,又沒有“空調(diào)”,更沒有什么供人欣賞的擺設(shè)。劉少奇因工作需要,吃晚飯常常要在夜里12點以后。為了照顧廚師休息,劉少奇同志讓王光美同志做這頓飯。常常是把上頓飯多做一點,夜里再把剩飯菜一起倒在小鍋里熱一熱,來個一鍋燴。長年累月,他都堅持這樣用餐,所以劉少奇身邊的工作人員開玩笑說王光美是“燴飯廚師”。劉少奇的日常用品也很簡單樸素。洗臉毛巾中間破了,他讓從中間剪開,把兩頭對接再用。他的一條床單一用就是十幾年。一條帶格圍巾,也是用了十多年,上面的絨都磨光了,他也舍不得丟掉。他在家里穿的都是布衣、布鞋,襯衣總是補了又補。在解放初期,他做的一身深灰華達(dá)呢制服和一身黑呢子制服,平時很少穿,只在正式集會或在外事活動時才穿。一回到家里就趕忙脫下來,換上家常衣服,還風(fēng)趣地說:“這是工作服嘛,工作完了,就脫下來嘛,我要愛惜禮服呀!”劉少奇常對家里的保育人員說,穿的衣服,能縫就縫,能補就補,能利用就利用,不要輕易扔掉。他說,大手大腳,會失掉我們艱苦樸素的好傳統(tǒng)。劉少奇到工廠、農(nóng)村去搞調(diào)查,穿的是一身藍(lán)布衣服,戴一頂藍(lán)色布帽子,腳上一雙青布鞋,毫不引人注目。誰能想到,身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劉少奇同志,竟是這樣樸素?zé)o華,普普通通呢!
更多信息請查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