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好動者云電風燈,嗜寂者死灰槁木;須定云止水中,有“鳶飛魚躍”氣象,才是有道的心體。
【譯文】一個好動的人就像烏云閃電,霎時就會無影無蹤,又像風前的殘燭孤燈,搖曳不定忽明忽暗。一個喜歡清靜之人,如熄滅的灰燼,又像喪失了生命的枯木,生命力消失??梢娺^分的變幻和清靜,都不是合乎理想的人生觀。只有在緩動的浮云下,平靜的水面上,才能看到鷂鷹飛舞、魚兒跳躍的景觀。用這兩種心情來觀察萬事萬物才算是具有崇高道德的人。
【解說】“陽精隨氣以運動,陰精藏神而固守,內外交養(yǎng),動靜互根……”陽精運動以衛(wèi)外驅邪,使邪氣無法侵襲人體,陰精固守形體,以敦養(yǎng)九節(jié)三十六筋骨。生命的各機能在動靜有序的狀況下運轉。若是人為的因素擾亂了這種正常的秩序,身體就受到了傷害。然而,世人不知個中道理,只是憑著主觀的情緒表現為生活的法門,他們因而過早地損傷了自己的身體。我們必須注意人體活動的動靜平衡關系,唯有這樣才不會對身體造成損耗。在養(yǎng)生的實踐中,養(yǎng)生者注意到動靜平衡關系,也是中庸之道在養(yǎng)生中的具體運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動靜平衡的大有人在。大家都知道,“生命在于運動”。但是運動也要把握住一定的運動量。任何東西,只要超過了一定分量就歸于反面效果了。實踐證明,過量的運動會損傷形體,拉傷肌肉纖維組織,并且又會造成心跳過速,壓迫動脈血管,肺葉活動過速也會使氣管過于擴張,導致一些器官的損害。運動適量,舒筋活絡,能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而靜止不活動,又會導致血氣阻塞,將病理物質滯留在體內。動的目的是使氣機暢快,氣暢則精和,精和則神凝。而動靜相宜,就會使人體精氣神相互沖和,互相滋生,這樣就達到身體健康的目的。由此,養(yǎng)生者在平時生活、工作中,就應按動靜結合的原則去做。以動靜平衡的原理養(yǎng)生,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加以運用。一、心理方面。心要靜。心靜就遠離物欲紛擾,不生無名之火。心靜,使精陰內守,氣營運于外而有根依托,而不成為浮氣,不生躁性。精陰內守,就會使神來內聚,從而精與神互生,心寬體盈,這是從生理一方面說的。另一方面,心靜之法的具體運用在于,人要沉入當前的生活之中,將精力投入到其中去,做好某件事情,并從中獲得樂趣,這就是借物以養(yǎng)心之靜力。比如說一個愛好工作的人,他埋頭在工作之中,而忘了外界的變化??梢?,心靜的關鍵是使自己投入又要使自己“善忘”,忘記那些煩人瑣事。二、身體運動。運動可以養(yǎng)形體。形體不經過人的鍛煉,就不能顯現人體之美。運動鍛煉既舒活筋骨,又塑造形體。骨堅肉固,病理邪物就無害存之地,而被免疫系統(tǒng)清理干凈。動靜平衡的哲理,印度哲人奧修有一個很好的比喻:人就像運動的車輪,中空的部分靜止,實體的部分在運動,它們本是一體。
【例解】孟嘗君欲入秦孟嘗君即將西行秦國,幕僚說客百般勸阻他聽不進去,并說:“你們用人事道理勸我,我都懂,不必再言,如有用詭語的鬼道來勸我,我倒要斟酌斟酌?!泵蠂L君孟嘗君言畢,家臣來報:“有人要以詭德鬼道奉告?!泵蠂L君吩咐家臣接見。來人見到孟嘗君就說:“我來此經過淄水,見淄水上有兩個偶人交談,一個是土偶,一個是木偶。木偶對土偶說:‘你原先是泥土,由于把你捏成土偶,如果遇到雨水、洪澇一起來,你一定被毀,變成一團泥巴?!僚疾环穸ǖ卣f道:‘不錯,我遭雨水、洪水會不成形,但我是返璞歸真了。而你呢!原是東園桃樹被人取于刻成人形,遇到雨水、洪澇一起來,你必定浮在汪汪水面上東流西蕩,最終不知歸宿?!瞵F在入秦,秦是四面閉塞的國家,對中原虎視眈眈地存覬覦之心,如若你去恐像木偶一樣,遭不知所終的禍患?!泵蠂L君聽后在廳堂躊躇一會兒,然后無言離去,自此再也不講西走秦國。欲動必先確定根本,有了根本的原則,無論遇到外界何等巨大的壓力,都不會對自身造成多大的傷害;有了根本的東西,即使受了損傷,也能及時作出補救措施,并且,更能夠促進事情的發(fā)展。動以靜為根,且動要注意適度,否則,就只會害生的。
更多信息請查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