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明有陸公廬峰者,于京城待用。嘗于市遇一佳硯,議價(jià)未定。既還邸,使門人往,以一金易歸。門人持硯歸,公訝其不類。門人堅(jiān)證其是。公曰:“向觀硯有鴝鵒眼,今何無之?”答曰:“吾嫌其微凸,路遇石工,幸有余銀,令磨而平之?!惫笸锵АIw此硯佳于鴝鵒眼也。
譯文
明朝有一位叫陸廬峰的人,在京城等待朝廷任用。他曾經(jīng)在集市上遇到一塊上好的硯臺,價(jià)格有爭議沒有定。到了邸府后,讓仆人前往,用一兩銀把硯臺買回來。仆人拿著硯臺回來了,陸廬峰覺得它不像原來的硯臺而感到驚訝。仆人堅(jiān)持說就是這個硯臺。陸廬峰說:“先前的硯臺有個‘八哥眼’,為什么現(xiàn)在沒有了?”仆人回答說:“我嫌棄它有一點(diǎn)凸,路上遇見石工,幸虧有剩余的銀兩,叫他打磨一下使它平整了?!标憦]峰大為惋惜。
字詞注釋
【待用】:等待朝廷任用。
【既】:已經(jīng)。
【邸】(dǐ):官辦的旅店。
【金】:銀子。
【是】:對的。
【向】:以前。
【鴝鵒】(qúyù):鳥名,俗稱“八哥”。
【值】:遇到。
【嘗】:曾經(jīng)。
【一金】:漢代以黃金一斤為一金。后來以銀為貨幣,銀一兩稱為一金
主旨引導(dǎo)
這方硯臺之所以博得陸廬峰的厚愛,因?yàn)樗羞@個可貴之處:有個“八哥眼”,這正是它的奇妙之處??墒顷憦]峰的仆人卻不明白,結(jié)果,這個仆人把硯臺上的珍奇之處當(dāng)成了多余的突起之物,擅自決定花錢打磨,結(jié)果多此一舉,適得其反,報(bào)廢了一件硯中珍品。說明了陸廬峰仆人不懂裝懂。自作主張,必定適得其反。正因?yàn)槿绱耍憦]峰才覺得可惜。
啟發(fā)與借鑒
不要自以為是,自作主張。那硯臺值錢的地方正在“微凸”處,而仆人卻以為是疵點(diǎn),結(jié)果做了適得其反的事。主觀愿望要與客觀實(shí)際相結(jié)合,不能自已為是,不懂裝懂,有些事物的缺點(diǎn),正是它價(jià)值的所在。
文言知識
“平”為使動詞。上文“令磨而平之”中的“平”,要理解為“使......平整”,意為叫石工磨過使微凸處平整。如果不這樣理解,譯成叫石工摸過平整它,那就不通,因?yàn)闆]有“平整它”這種說法的。因此,在這句話中“平”就成了“使動詞”。
更多信息請查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