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柏廬 (1627~1698年 )。著名理學家、教育家,名用純,字致一。昆山玉山人。明諸生。居鄉(xiāng)教授學生,潛心治學,以程、朱理學為本,提倡知行并進,躬行實踐。他深感當時的教育方法,使學生難以學到真實的學問,故寫了《輟講語》,反躬自責,語頗痛切。曾用精楷手寫數(shù)十本教材用于教學。生平精神寧謐,嚴以律己,對當時愿和他交往的官吏、豪紳,以禮自持。
朱柏廬生平
清順治二年(1645年)其父朱集璜在守昆城抵御清軍時遇難。朱晝夜慟哭,痛不欲生。時其弟用白、用錦尚幼,從商遺腹未生。他上侍奉老母,下?lián)嵊苊?,播遷流離,備極艱辛。待局勢稍定,才返故里。目敬仰晉人王哀攀柏廬墓之義,故自號柏廬。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他堅辭不應博學鴻儒科,后又堅拒地方官舉薦的鄉(xiāng)飲大賓。康熙三十七年染疾,臨終前囑弟子:"學問在性命,事業(yè)在忠孝"。
朱柏廬主要作品
著有《刪補易經(jīng)蒙引》、《四書講義》、《困衡錄》、《愧訥集》、《春秋五傳酌解》、《毋欺錄》等。其《朱柏廬治家格言》,世稱《朱子家訓》,流傳很廣。自問世以來流傳甚廣,被歷代士大夫尊為“治家之經(jīng)”,清至民國年間一度成為童蒙必讀課本之一?!吨熳蛹矣枴肪俚仃U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通篇意在勸人要勤儉持家安分守己。其中"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等句,尤股炙人口。
更多信息請查看古今當代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