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唐代
作者:王維
原文:渭水自縈秦塞曲,黃山舊繞漢宮斜。鑾輿迥出千門柳,閣道回看上苑花。云里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為乘陽氣行時令,不是宸游玩物華。
注解⑴渭水:即渭河,黃河最大支流,在陜西中部。秦塞:猶秦野。塞:一作“甸”。這一帶古時本為秦地。⑵黃山:黃麓山,在今陜西興平縣北。漢宮:也指唐宮。⑶鑾輿(luán yú) :皇帝的乘輿。迥出:遠出。千門:指宮內(nèi)的重重門戶。此句意謂鑾輿穿過垂柳夾道的重重宮門而出。⑷上苑:泛指皇家的園林。⑸雙鳳闕:漢代建章宮有鳳闕,這里泛指皇宮中的樓觀。闕:宮門前的望樓。⑹陽氣:指春氣。⑺宸(chén)游:指皇帝出游。宸:北辰所居,借指皇帝居處,后又引伸為帝王的代稱。物華:美好的景物。后兩句意謂,皇帝本為乘此順應時令,隨陽氣而宣導萬物,并非只為賞玩美景。
韻譯渭水縈繞著秦關(guān)曲折地東流,黃麓山環(huán)抱著漢宮長年依舊?;瘦傔h出千重宮門夾道楊柳,閣道回看上林百花恰似錦繡。帝城高聳入云的是鳳閣鳳樓,春雨潤澤千家樹木美不勝收。為了把住春光時令出巡民憂,不是因為玩賞春光駕車逛游!
蓬萊宮,即唐大明宮。唐代宮城位于長安東北,而大明宮又位于宮城東北。興慶宮在宮城東南角。公元735年(開元二十三年),從大明宮經(jīng)興慶宮,一直到城東南的風景區(qū)曲江,筑閣道相通。帝王后妃,可由閣道直達曲江。王維的這首七律,就是唐玄宗由閣道出游時在雨中春望賦詩的一首和作。所謂“應制”,指應皇帝之命而作。
“渭水自縈秦塞曲,黃山舊繞漢宮斜?!痹娨婚_頭就寫出由閣道中向西北跳望所見的景象。首句寫渭水曲折地流經(jīng)秦地,次句指渭水邊的黃山,盤旋在漢代黃山宮腳下。渭水、黃山和秦塞、漢宮,作為長安的陪襯和背景出現(xiàn),不僅顯得開闊,而且因為有“秦”、“漢”這樣的詞語,還增強了時空感。詩人馳騁筆力,描繪出這樣廣闊的大背景之后,才回筆寫春望中的人:“鑾輿迥出千門柳,閣道回看上苑花。”因為閣道架設在空中,所以閣道上的皇帝車駕,也就高出了宮門柳樹之上。詩人是回看宮苑和長安。這里用一個“花”字渲雜繁盛氣氛,“花”和“柳”又點出了春天?!霸评锏鄢请p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边@兩句仍然是回看中的景象。經(jīng)過三四兩句回旋,到這里再出現(xiàn),就更給人一種高峰突起的感覺。云霧低回繚繞,盤亙在廣闊的長安城上,云翠中托出一對高聳的鳳闕,像要凌空飛起;在茫茫的春雨中,萬家攢聚,無數(shù)株春樹,在雨水的沐浴中,更加顯得生機勃發(fā)。這是一幅帶著立體感的春雨長安圖。由于云遮霧繞,其他的建筑,在視野內(nèi)變得模糊了,只有鳳闕更顯得突出,更具有飛動感;由于春雨,滿城在由雨簾構(gòu)成的背景下,春樹、人家和宮闕,相互映襯,更顯出帝城的闊大、壯觀和昌盛。這兩句不僅把詩題的“雨中春望”寫足了,也表明了這個春天風調(diào)雨順,為過渡到下文作了鋪墊。“為乘陽氣行時令,不是宸游重物華?!惫糯醇竟?jié)規(guī)定關(guān)于農(nóng)事的政令叫時令。這句的意思是說,這次天子出游,本是因為陽氣暢達,順天道而行時令,并非為了賞玩景物。這是一種所謂寓規(guī)于頌,把皇帝的春游,夸飾成順天道之舉。
古代應制詩,大多是歌功頌德之詞。王維這首詩也不例外,但詩歌的藝術(shù)性很高,王維善于抓住眼前的實際景物進行渲染。比如用春天作為背景,讓帝城自然地染上一層春色;用雨中云霧繚繞來表現(xiàn)氤氳祥瑞的氣氛,這些都顯得真切而自然。這是因為王維兼有詩人和畫家之長,在選取、再現(xiàn)帝城長安景物的時候,構(gòu)圖上既顯得闊大美好,又足以傳達處于興盛時期帝都長安的風貌。
更多信息請查看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