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高考“不怕慢就怕站”
袁新文
任何一項改革都不可能孤軍深入,必須有相應配套措施做支撐,必須與全面綜合改革相協(xié)調(diào)
2012年歲末,“北上廣”異地高考方案揭開面紗。由于設限多、門檻高、難度大,再加上有些社會高度關(guān)注的內(nèi)容缺失,各種質(zhì)疑之聲不絕于耳。但是,北京、上海、廣州“分步實施、逐步解決”的思路和舉措充分表明,異地高考改革的大門已然開啟,高考戶籍制度不再是難以融化的“堅冰”。
允許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當?shù)貐⒓由龑W考試,不僅是百姓的多年夙愿,更是衡量教育公平、社會和諧的重要標尺。因此,作為我國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異地高考改革乃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
但是,異地高考不僅是一種單純的教育改革,它涉及就業(yè)、住房、社保、公共服務、人口管理等方方面面。因此,作為一種高度敏感的綜合改革,作為一項非常復雜的社會系統(tǒng)工程,異地高考既要統(tǒng)籌考慮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升學考試的迫切訴求,又必須充分考量人口流入地教育資源的承載能力與現(xiàn)實可能。
在人口流入集中的北京、上海、廣東等地,教育資源的供需矛盾尤為突出。北京市目前的常住人口已達2000多萬,隨遷子女人數(shù)快速增長,到2014年,北京市一年級入學人口將從目前的10萬劇增到18萬,小學在校生總量預計從68萬躍升至84萬,而且之后幾年還將持續(xù)增長。上海、廣東等地也存在類似問題。為此,不少人憂慮,如果現(xiàn)階段大面積放開異地高考,大量欠發(fā)達地區(qū)的人口會涌入相對發(fā)達的城市,城市管理“壓力山大”的問題將不可避免。
異地高考之所以難以推進,還在于不同群體之間復雜的利益糾結(jié)。不論教育資源的蛋糕怎樣切分,異地高考改革必然會觸及人口流入地居民的現(xiàn)實利益。越是在“北上廣”這樣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相對集中的地區(qū),越是需要統(tǒng)籌不同群體之間的利益訴求,在大力推進教育公平的原則下,使異地高考改革盡可能贏得更多人的理解、認同與支持。
受制于各種現(xiàn)實羈絆,異地高考不可能“孤軍深入”,必須有相應的配套改革做支撐,必須與教育綜合改革相協(xié)調(diào)。比如,在未來的招生考試改革中,加大自主招生力度,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完善人才評價標準,打破只以分數(shù)論英雄的桎梏;探索部分科目一年多次考試的辦法,實行社會化考試;完善高等學校招生名額分配方式和招生錄取辦法……只有在政府主導下,與這些改革協(xié)同推進,異地高考才不至陷入單兵突進的泥沼。
假如焦裕祿遇到袁厲害
李泓冰
“默許”與“放手”背后,是對政策上一些有風險“灰色地帶”的放任,也折射出法律意識的淡薄
提起豫東黃河故道的蘭考,國人往往想到一個光輝的名字——焦裕祿,為百姓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優(yōu)秀縣委書記。而今,蘭考卻和另一個名字難解難分——袁厲害。
蘭考冬天里的一把火,奪走了袁厲害收養(yǎng)的7個孤殘孩子的生命,舉國為之心痛。媒體在對這樁慘劇尋根究底:袁厲害25年收養(yǎng)超過100個孩子,究竟合不合法?慘劇發(fā)生,是慈善之痛還是政府之失?其實,整件事情未必那么復雜。收養(yǎng)法很明晰,民政救助制度亦有規(guī)定,甚至當?shù)氐念I導干部都坦承袁厲害“不完全具備收養(yǎng)條件”。在這樣的情況下,蘭考仍然出事了,責任人或許不僅僅是那位不識字的中年婦女。
請允許我們遙想一下,假如焦裕祿遇到袁厲害和她收養(yǎng)的孤殘兒童,會發(fā)生什么?袁厲害以“愛心媽媽”馳名久矣,收養(yǎng)行為持續(xù)25年,盡管收養(yǎng)條件極差,卻連當?shù)?10碰到棄嬰都往她這里送。因此,當?shù)刂饕I導沒有理由不知道其人其事?!敖乖5摗迸龅健霸瑓柡Α钡膸茁剩呛芨叩?。
當年的縣委書記焦裕祿對蘭考百姓感情深厚,忍住肝癌之痛率領全縣抗擊自然災害,群眾身上有多少泥,他身上就有多少泥。逢年過節(jié),他專往貧困戶家里鉆,他對一位病臥在床的老大爺說,“我是你的兒子”;有人要裝修他的辦公室,他說:“坐在破椅子上不能革命嗎?蘭考面貌還沒改變,群眾生活還有困難,富麗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連想也很危險”,他還說:“黨把36萬群眾交給我們,我們沒能領導他們戰(zhàn)勝災荒,過安居樂業(yè)的生活,應該感到羞恥和痛心!”可以肯定,如果焦裕祿遇到袁厲害,不管是建福利院,還是向周邊地區(qū)求助,都肯定不會讓這些孩子們處于生活的窘境甚至險境。
假如焦裕祿遇到袁厲害,對于她的愛心善行,固然可能贊許,但一個成熟的領導干部,或許更會從自身社會管理的水平反思問題。既然“不完全具備收養(yǎng)條件”,袁厲害的收養(yǎng)應不應該被“默許”?如果一個并不寬裕的家庭能收養(yǎng)100多個棄嬰和孤兒,為何社會管理者承擔不起撫養(yǎng)的責任?
“默許”與“放手”的背后,是對政策上一些有風險“灰色地帶”的放任,也在某種程度上折射出相關(guān)部門法律意識的淡薄。不能因為是“愛心行為”,就逃脫了法律的規(guī)范。調(diào)查顯示,袁厲害的收養(yǎng)行為,在蘭考不是個案。在這樣的情況下,更應規(guī)范相關(guān)制度,即便“財政乏力”,即便有低保支持,也應在法律的界限內(nèi)行事,這才是對愛心最大的保護,對生命最大的尊重。
面對逝去的生命,當?shù)厥菓撝匦聦徱曇幌伦约毫?。是不是像“人民的好兒子”一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面對弱勢群體,是不是也應該像焦裕祿那樣體味到“羞恥和痛心”?更重要的是,時代場景轉(zhuǎn)換,要當焦裕祿式的好干部,需要的或許不僅僅是為民、務實的精神,也不僅僅是敬業(yè)、奉獻的品質(zhì),同樣需要樹立牢固的法律意識。
蘭考已經(jīng)表示,要在全縣進行拉網(wǎng)式排查,要建好社會福利中心,要規(guī)范民間收養(yǎng)。凋零的生命之花無法再次開放,但亡羊補牢之舉,或許能告慰這些幼小的生命,也告慰黃河故道上前輩楷模的英靈。
住房公積金當姓“公”
徐立凡
只有秉承“濟貧不濟富”的宗旨,積極改革,住房公積金才能真正姓“公”,而其社會福利保障的屬性,也才能更好體現(xiàn)
有人剛過100元,有人超過1萬元。同在山西,不同的單位公積金繳存差距竟達141倍。記者日前調(diào)查結(jié)果,反映了一個突出問題:收入分配差異,既可能是因為初次分配不夠合理,也可能是由于二次分配的運作失衡。(相關(guān)報道見本報1月7日13版)
表面看,收入差距導致繳存額差異。我國收入最高行業(yè)與最低行業(yè)差距是15倍。差距盡管已驚人,但仍不足以造成公積金繳存較大鴻溝。
公積金繳存出現(xiàn)較大差距,稅收政策和公積金管理機制的作用不可忽視。因為公積金繳存免征個人所得稅,一些單位將其視為避稅渠道,以此降低人力成本。而有條件的單位,還將公積金繳存當作員工福利發(fā)放渠道。由于對公積金繳存比例突破規(guī)定的上限缺乏具體罰則,地方公積金管理部門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很難有動力對超出上限的違規(guī)行為進行處罰。
住房公積金的設計初衷是“濟貧不濟富”,即高收入者不補貼,中低收入者較少補貼,最低收入者較多補貼。然而實際運行體現(xiàn)出的卻是不公平:收入較低的群體因公積金繳存過低買不起房,只能成為公積金的儲蓄戶,既面臨存款負利率而導致的資金縮水風險,又由于限制過多無法自由支配;收入高的群體未必會通過公積金貸款買房,而是將公積金當作避稅工具使用。這實際上強化了收入分配的不合理。
公積金制度設計的缺陷,需要盡快彌補。其一,應將公積金制度改革納入收入分配改革的籃子當中,堅持“提低、擴中、限高”也應成為公積金改革的主要思路。其二,需要引入市場化機制,適當提高公積金的收益率。其三,應該對公積金存款利率實施靈活政策,讓公積金存款收益達到最大化。其四,擴大公積金應用范圍,方便提取公積金。這既可以提高公積金使用效率,也有利于需要公積金貸款的群體享受到真正的福利保障。
近年來,不少地方對于公積金使用已有多方探索,降低公積金提取和貸款的門檻、提高使用率成為改革方向。實際上,這種改革與樓市調(diào)控的根本方向具有一致性,因此值得肯定??梢哉f,住房公積金制度的改革已經(jīng)邁入了深水區(qū)。只有秉承公平正義的宗旨,積極推進改革,住房公積金的弊端才有望革除,才能真正配得上“公”字,其社會福利保障的屬性,也才能更好體現(xiàn)。